
肛肠手术时机的选择
肛肠科常见需要手术的疾病有:肛瘘,肛周脓肿,混合痔,急性发作的血栓外痔,陈旧性肛裂等。
在患者就诊的时,有时医生会建议患者药物治疗,有时会建议患者手术治疗。我希望患者也知道什么时候是该手术,什么时候可保守治疗。那么我现在就分别讲一讲。
内痔:分四期,第一期以便血为主,大便时肛门滴血或纸擦有血,痔核较小,不脱出,
第二期,痔核较大,便时脱出,便后可以自行回纳,便血或多或少。
第三期,痔核更大,大便时痔核脱出肛外,甚至行走、咳嗽、喷嚏、站立时也会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须用手推回纳,和平卧、热敷后才能回纳,便血不多或不出血。
第四期,痔核脱出,不能及时回纳,因充血、水肿和血栓形成,可致肿痛、糜烂、坏死而成内痔嵌顿。
一般第一、二期内痔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第三、四期建议患者手术治疗。
痔的治疗有一个总的原则:有症状的痔需要治疗,没有症状的痔不需要治疗。解释一下:俗话说,十人九痔,这说明痔的发病率很高。其实,从痔的发病率上来看,女性多于男性。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是带痔生活,这样如果你有痔疮,但无任何不适,不需要治疗。如果你的痔疮有不适,请及时治疗。如果你觉得不影响你的生活,你可以忍受,你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如果痔疮的不适影响你的生活,那建议你尽早手术。早手术比晚手术要好。
有很多患者发现身边患直肠癌的人,早期的症状是便血,有痔疮病史,后来一查是直肠癌,就以为痔疮会癌变, 吓得不行,我告诉你痔疮是不会癌变的。但是,反复脱出的内痔,因长时间过度摩擦、损伤、炎症,内痔粘膜表面可以长出息肉,它可以癌变。所以3、4期痔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有很多起3期痔患者,因担心手术后复发,拒绝手术,最后拖到第四期,肿痛的情况下被逼手术,或因时间久,痔疮大了,影响生活,被逼手术,此时手术损伤大,痛苦,恢复慢。所以早手术比晚手术好。临床上我曾碰到,痔疮患者拒绝手术,中风偏瘫后大便干,内痔脱出,肿痛,此时手术风险大,错失手术时机,痛苦的与痔相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看到有的女性,痔疮该手术时没手术,到了孕期、产后、哺乳期痔疮发作,出血,肿痛而不能用药,痛苦的忍着!所以说早手术比晚手术好,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的一、二期内痔,虽没有痔脱出,或脱出后自行回纳,但频繁的大便出血或出血量多,建议及时手术。因为我在临床上看到多例连续3,4天或半月便血,致严重贫血,最后要输血手术的患者。
急性起病的血栓外痔,建议及时手术治疗。因为手术治疗比药物治疗恢复快。
肛裂是以间断性便时肛门疼痛,出血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一类疾病。他的手术指征是,1、肛裂超过3个月以上,系统药物治疗无效。2、便时肛门痛,自己难忍。3、疼痛持续30分钟以上,怕解大便,伴有便秘。4、便血频繁,或伴哨兵痔和肥大的肛乳头或潜行窦道,选择手术。
肛周脓肿,是以突起肛门红、肿、热、痛为临床表现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脓成后及时手术,且选择一次性根治术为好。
肛瘘,是以反复发作肛旁肿痛,流脓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建议发病后及时手术。因为每发作肿痛一次,就增加由单纯性变为复杂性的风险。
最后说一句,肛肠疾病该手术时,不要因为担心复发,而拒绝手术。选择专科医生手术,术后适当注意生活,饮食习惯,复发的可能性很小。




本文是王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