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转变观念,规范治疗;健康饮食,快乐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病率也逐年提高,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以前,痛风多见于50岁以后的老年男性,现在,已经开始波及20岁左右的年轻男性了。跟糖尿病一样,痛风也属于富起来以后越来越多地伤害我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痛风急性期一般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四大症状,往往是在饮酒或高嘌呤饮食后,第二天凌晨,睡梦中被大脚趾头的剧痛惊醒。很多患者会以为是扭伤了而去骨科看,拍个片子又没发现问题。一般头几次发作痛风,都能够在1周之内自行好转,但随着病史越来越长,发作会越来越频繁,一般未能规范治疗的患者在5-10年后,痛风石形成,痛风就进入了慢性期。一旦进入慢性期,痛风发作的间歇期将越来越短,甚至于长期发作没有间歇期,原来吃几粒秋水仙碱或止痛药会好,这个时候也没效果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对付痛风这个敌人呢?
1.转变观念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痛风是一种慢性病,虽然不可完全根治,但可以治好。
治好的标准:不是断根,也不是永远不再发作;而是服用少量药物,尽量减少发作,发作时程度明显减轻,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不破坏关节,没有并发症,药物无不良反应。
如果是这样的标准,那么早期治疗、规范治疗是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
2.规范治疗
痛风的治疗相对比较复杂,简单地说,一般分急性期痛风治疗和慢性期痛风治疗。
治疗上又包括抑制尿酸生成药物--非布司他、别嘌醇等;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碱化尿液--碳酸氢钠;控制或预防急性发作--激素、秋水仙碱、抗炎镇痛药。
具体治疗方案因人而异,不能一言以蔽之,所以还是得根据自身情况请专业的医生量身定做一套治疗方案,并需要根据病情变化不断调整。
这里强调一下秋水仙碱的用法:
秋水仙碱的说明书数十年如一日地没有改,说明书上写着:2小时一粒,吃到腹泻或者症状缓解为止。其实这个吃法非常危险,秋水仙碱是一个不良反应较大的药,而且跟其他很多常用药物存在交叉作用,会导致毒性增加,所以我们使用时一般会小剂量短期使用,而非像说明书上写的一样大剂量使用。大剂量使用除了引起腹泻呕吐之外,还会损害肝功能及骨髓造血功能,严重的会导致粒细胞缺乏以及药物性肝炎。
那么,秋水仙碱的正确的用法是:急性发作期,马上口服一片(1mg),1-2小时后再次口服半片(0.5mg);12小时后,如果还是很痛,再次口服半片(0.5mg);之后每天再服用2次,每次半片,到关节好转,一般不超过一周。
非急性发作期时,如果尿酸偏高,医生会给予降尿酸治疗,在降尿酸治疗的头半年里,痛风比较容易诱发,这个时候需要每天口服秋水仙碱半片(0.5mg)以减低复发率;如果两三个月后确实一直没有复发,也可以提前停用。
秋水仙碱有副作用,但只要在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并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对痛风来说,它还是一个好药,尽管放心使用;
最后要强调的是:痛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随意减停或者加用药物。但一般经过半年到一年的规范治疗后,患者都能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好转期,可以3-6月来医院一次,稍作检查和调整就行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认为痛风已经控制好了。
3.健康饮食,快乐生活
无论是否患有痛风,都应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
现在好多病都是吃出来的,饿着就好了。这虽然是开玩笑,但事实上确实如此。建议大家饮食总体清淡,平时减少高盐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但偶尔放开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生活需要适当任性,我们提倡快乐地生活,就是希望大家在规范治疗的前提下,可以保证生活质量。
那么,痛风患者的饮食有那些特殊要求呢?原则上,痛风病人以素食为主,主张吃牛奶鸡蛋保证蛋白质摄入,豆制品适当吃一些也没啥关系。不过,人生在世,吃穿两事,如果严格控制饮食,很多患者会觉得生活无趣。那么,首先,酒精是绝对影响尿酸排泄的物质,所以,痛风患者最好戒酒。至于饮食,痛风频繁发作,尿酸居高不下的时候,饮食控制还是严格一些;如果规范降尿酸治疗后,尿酸能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痛风发作不多,程度也不重,适当吃些鱼虾肉类也是可以的,但鱼汤肉汤就不要喝了,因为汤里的嘌呤含量很高。关于豆制品,原来都认为痛风患者不能吃,而最近的证据表明,豆制品不会诱发痛风,甚至有科学家认为豆制品对痛风患者有好处。所以不需要刻意避免吃豆制品。
有些患者会担心:这样吃会不会营养不良?要不要补补?其实,很多痛风就是营养过剩,再进补,只会加重病情。很多病人清淡饮食半年一年之后,不仅痛风不再发作或极少发作,整个人都精神了,查血会发现指标都漂亮多了,身体里的营养物质更加均衡合理,绝对不会营养不良。
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还需要规律的锻炼,每周2-3次。中年以上人群,主张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散步、游泳、慢跑等。一般不主张剧烈运动,容易损伤关节。锻炼的关键不在运动量,在于长期规律地坚持,让锻炼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关于痛风的几个常见问题:
1.为什么我的痛风不是发在大拇趾?
痛风的头几次发作一大拇趾最常见,但也可以是其他关节,如踝关节、膝关节、双手等其他部位;如果未规范治疗,渐渐进入慢性期了,发作的部位也会变多,甚至于多个关节同时发作;
2.痛风的并发症是什么?
首先是痛风石形成,影像外观的同时还破坏了关节,关节一旦破坏是无法修复和逆转的,即使手术,也只能挖出痛风石,必要时撑上钢钉。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痛风发展到这个阶段;
其次是肾功能损害,最严重的就是尿毒症。痛风患者一旦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会导致治疗难度明显增加,预后不好。所以医生会非常关注肾功能的变化,根据肾脏功能选择用药。
还有就是滥用止痛药和网购的“特效药”(一般成分是大剂量激素和止痛药的粉末),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建议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要滥用药物;
3.为什么饿了也会发痛风
因为痛风的发作是由于高浓度血尿酸的浓度波动引起的,过分饥饿时,血尿酸浓度急剧下降,可以引起已经稳定的尿酸盐结晶迁移,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4.为什么我查的尿酸不高,也会是痛风?
痛风患者中有一部分查血尿酸确实不高,原因很多。但常见的原因是,患者往往是在痛风发作时跑去医院就诊时才抽血查尿酸。而在急性发作时,由于尿酸盐结晶在关节部位析出,而且剧烈炎症和疼痛让人体进入应激状态,产生肾上腺素,促进了尿酸排泄。这些因素导致急性发作期时血里的尿酸浓度已经下降,所以查出来很可能尿酸在正常范围。所以,要判断尿酸到底高不高,最好等急性发作期之后2周左右再复查下尿酸,就知道平时的尿酸基线大概是什么水平了。
5.会不会遗传?
答案是不一定。痛风的发病原因里有一定的基因缺陷,很多年轻时就发作痛风的,往往提示基因缺陷较明显,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有些80多岁了才发作的,肾功能不好的,则往往跟基因缺陷关系不大了。所以如果家族里有痛风患者,就需要清淡饮食,以降低痛风发病率。
6.能不能根治?
痛风就如同高血压糖尿病,都是慢性病,原则上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早期正规治疗,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也不损害内脏功能。对于发作次数少,病程短,病情轻的部分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并控制饮食后,有些患者也是可以做到再也不发痛风的。
原创文章,严禁转载!
本文系邬秀娣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邬秀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