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颈部“疙瘩”“小包块”:淋巴结肿大正常吗?
小儿颈部淋巴结肿大正常吗?
一、淋巴结生理:淋巴结是人体正常器官,成人和小儿体内都有淋巴结存在。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抵御人体遭遇的各种入侵。淋巴结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分,常见的淋巴结聚集区域有后枕部、下颌、耳后、颈部两侧以及腋窝、腹股沟等,甚至内脏旁边也存在。
正常淋巴结的特点是大小如黄豆,质地韧偏软,无痛,不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好,个别淋巴结较大,直径可达1-1.5厘米,因此很容易从皮下被触及。淋巴结是成组存在的,每组淋巴结1-3个或者更多,而且大小不均匀。体表淋巴结一般对称分布,左右对称,但是不一定同时增大。与其他部位相比,颈部淋巴结可谓是一支大队伍,能被触及的就有20多个。
二、有的家长问:孩子以前摸不到淋巴结,怎么现在这么明显呢?
那是因为不同年龄的小朋友,淋巴结的大小会有变化。新生儿(生后0-28天)和小婴儿(1岁以内),淋巴结如米粒或绿豆大小,加之这两个年龄段的孩子脂肪较多,不容易被触及;1岁以后,小儿的淋巴结大多可被触及;3岁以后,皮下脂肪减少,小朋友在歪头时即可看到颈部的浅表淋巴结;7-8岁时,淋巴结可以分成小叶,对感染的反应、可控制能力提高到类似于成人的水平;青春期以后,颈部淋巴结直径常超过1厘米;性成熟以后,淋巴结基本不再生长,部分甚至有退化,触摸不明显。
当触摸到这些疙瘩时,孩子并不感觉疼痛,小于2 cm 的被认为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不用处理。这是人体正常的浅表淋巴结,淋巴结内含有许多专门吞噬致病物质的细胞,它们能吞噬和消化细菌、病毒、以及身体内衰老的死亡细胞,起着保护和防卫的功能。
三、淋巴结肿大到什么情况需要重视呢?
如果发现肿大的淋巴结超过黄豆大小,单个或成串状,触摸时孩子会哭闹或叫痛,家长应该重视。因为它是小儿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常见的疾病有以下三类:
1.局部炎症(细菌病毒感染) 如头部疖肿、痱子、湿疹、口腔内扁桃体炎、龋齿、牙周炎、脂溢性皮炎、中耳炎等,均可引起下颌下、枕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2. 创伤 咬破舌头,口唇。头颈部外伤,被蚊子咬。
3.结核性炎症 感染结核杆菌后,小儿也可有颈部、耳后、下颌下的淋巴结肿大和疼痛,同时还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表现。
4.传染病及全身感染 例如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全身慢性感染及白血病,这时可在全身各浅表部位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5. 一些淋巴癌,血液癌等。 一些转移癌。 (少见)。
四、异常淋巴结肿大的注意事项:
1、患者平时应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外伤,若有皮肤损伤则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蔓延。
2、患有扁桃体炎、龋齿、手指感染、足癣、痱子、湿疹、疖痈等也应及时抗菌消炎或做适宜的治疗以控制感染。
3、饮食宜清淡,营养宜均衡,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平日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什么时候要做活检化验呢?
1.淋巴结继续变大 (大于3cm),持续2个月以上
2.淋巴结十分硬。
3.特别部位:如锁骨上。
4.其他症状:肝大,体重减轻, 发烧,淋巴结化脓。
本文是陈子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