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戚邻居朋友都说我家宝宝是斗鸡眼!
注:文章源于上海市儿童医院眼科公众号,儿童眼科之家,由邸悦医生撰写
豆豆的妈妈最近有点烦,家里的宝宝一抱出去,邻居大妈,还有七大姑八大姨都是欲言又止,有话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感觉,神秘兮兮的。一问,关系好一点的拉到一边悄悄地说,你家孩子是不是有斗鸡眼啊?你赶紧带孩子到医院看看去吧.......,现在一家一个宝,你可不要耽误孩子啊!这么一说,豆妈妈也心里没底了,人言可畏,原来还不怎么觉得,架不住大家都这么说啊!想来想去,赶紧叫上豆豆爸爸,直奔儿童医院!
接诊的小儿眼科的医生用手电筒照了一下,用手交替遮了遮孩子的眼睛,果断地说,放心吧,不是的!
“大夫,真的不是吗?” 豆豆妈妈还是有些不放心:“你看小孩内眼角,白眼仁都没了,这还不是斗鸡眼吗?他们都说是。” “不是的”,医生肯定的说,说完将孩子的内眼角拉起来,“你看这样是不是好很多?” 豆豆妈妈一看,还真是,自已家宝宝的内眼角好宽啊。
这种假性的内斜用医学术语来说叫作“内眦赘皮”,由于相貌的缘故,眉间距比较宽,挡住了一部分内侧的眼球,这样,外观上看就很像内斜,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了。
这是斗鸡眼么?不是!
这是斗鸡眼么?不是!
这是斗鸡眼么?不是!
这是斗鸡眼么?不是!
连这都不是?!
还真的不是!
这个是么? 这个.........真的是!
一戴了眼镜,又不是了! (调节性内斜)
那么,怎么判断孩子到底是不是斗鸡眼呢?
第一,看映光点。 用小手电照在眼前,如果两个亮点都在角膜中央,那就不是,如果像上边这样跑到一边了,那就是了
第二,交替遮盖。 用手交替遮盖眼球,如果眼球在去遮盖的瞬间出现由内到外的转动,那就是内斜了,如果不动,那就是假性内斜。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多数儿童诊断为内眦赘皮,不是内斜,但对于一部分远视的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逐渐出现内斜的表现,即调节性内斜。
因此,一次检查不是内斜,如果检影时发现有远视性的表现,也常规建议家长带孩子半年后再来排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医生不能打百分百的包票哟。
很多小朋友都有斗鸡眼的相貌,但其实是家长多虑啦!
如果实在搞不清楚,那就来医生,找专业人士给鉴定一下吧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