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邹焱 三甲
邹焱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童肿瘤外科

肝母细胞瘤问答系列

7754人已读

一.什么是肝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是一种胚胎性实体性恶性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右叶多于左叶,约30%病例病变累及肝脏左右两叶。肝母细胞瘤病因不清,与胚胎发育时期肝脏细胞的增生与分化异常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部包块。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检对中晚期肝母细胞瘤的诊断并不困难,早期诊断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实验室检查包括:AFPAFP是肝母细胞瘤重要的生物标记,对肝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根据所含组织成分,病理类型可分为上皮型及混合型。上皮型又可分为:胎儿型、胚胎型、巨小梁型、小细胞未分化型。

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其中手术能否完整切除肿瘤是肝母细胞瘤治疗的关键性因素。其他治疗方法包括肝动脉栓塞、消融治疗、免疫治疗、肝移植、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等,但非首选方案。

影响肝母细胞瘤预后的关键因素是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其他因素包括:1.能否完整切除肿瘤;2.胎儿型肝母细胞瘤预后较好;3.肿瘤切除后AFP明显下降或已达到正常标准,提示预后较好;4.不能一期切除,化疗后能二次切除提示预后较好。

二.发现患有肝母细胞瘤怎么办?

如果宝宝怀疑患有肝母细胞瘤,需进一步完善超声、腹部CT平扫+增强或腹部MRI平扫+增强检查。同行进行血清AFP检测。必要时还需进行肝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明确诊断后需进行治疗。原则上:可一期手术切除的病例,肝脏肿瘤切除后进行术后化疗;不能一期切除的巨大肿瘤、肿瘤长在门脉区以及肿瘤累及左右肝叶等情况应术前全身化疗,之后手术切除以及术后全身化疗。

三.术前治疗是化疗好还是介入治疗好?

部分肝母细胞瘤患儿由于疾病分期、肿瘤部位等情况,不可以直接行手术或直接行手术风险较高,这时,往往需要接受手术前治疗。

术前化疗:通常为2-4个疗程(即2-4个月左右),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疾病分期、提高完整切除率。化疗后可使大部分肿瘤缩小,较好的与正常肝组织分隔开,大多数肿瘤经术前化疗后可完整切除。术前化疗的优点:效果确切、提高远期生存率、经济费用低。缺点:可出现全身反应(如呕吐、骨髓抑制、脱发等);治疗不敏感时可造成疾病进展。

介入治疗(肝动脉栓塞治疗):通常2-3次。经皮穿刺下肢动脉插管至肝动脉,选择患侧血管分支,注入碘油、明胶和(或)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优点:可以潜在提高化疗药物的作用而不提高药物的全身毒性,使对侧肝脏增生。缺点:患儿每次治疗均需全身麻醉;由于婴幼儿血管较细,栓塞过程中出现血管破损风险高,造成化疗药物、造影剂外流,使局部形成粘连,增加手术风险,降低完整切除率;远期生存率较全身化疗低;经济费用高。

新辅助化疗作为肝母细胞瘤患儿术前的首选治疗。当患儿出现严重化疗反应、化疗失败时,方考虑行介入化疗栓塞。

本文系邹焱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邹焱
邹焱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童肿瘤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