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东方 三甲
李东方 主任医师
安徽省胸科医院 结核科

关于“结核病”的故事

12010人已读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在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迄今为止,结核菌在人体除了牙齿、毛发、指甲以外,所有组织器官都能引发疾病。例如:肝结核、肾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等,80%是肺结核

结核菌是微生物世界中一个细菌而已,与我们人类一直相伴而行,对我们危害极大。我们熟悉的人物文化革命的先驱鲁迅先生、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等等都死于“肺结核”病。全球结核病感染人数有20亿,中国有5.5亿。是世界结核病发病人数第三大国(直到去年底才从第二大国降至第三大国),结核病是全球传染病中第一大杀手,每分钟有3人死于结核病。结核菌与人类一样,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成功实践者,在千万年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获得了独特的生存能力。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科学家在古埃及公元前3200年木乃伊骨头上发现结核样病灶,将病灶组织进行分离、培养,结果怎么样?居然生长出了结核菌,几千年的时间演变,它居然还是活的,还能生长繁殖,是否可怕? 2003年“非典”在全国爆发期间,记者曾问过“非典”病房的医生,“非典”与“结核病”哪个厉害?医生告诉他,“结核病”厉害,因为结核病的历史可以绵延几千年,至今,人类还没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消灭它。而“非典”2003年“疯狂”了一把,2004年“小发作”了一回,后来销声匿迹了吧,这十多年没有动静了吧。

相反,近一百多年来,人类与结核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早在19世纪初,结核病在全世界肆虐,中国的古代医书上也有“痨虫,肺痨”的记载。直到1951年抗结核药物异烟肼,1963年利福平问世,结核病的治疗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全球结核病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然而好景不长,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国际间交流增多,大量的人口流动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使结核病卷土重来,疫情呈逐年上升。1985-1992年期间西班牙发病率上升了28%,意大利上升了27%,美国上升了20%。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把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其目的是提醒各国政府重视结核病危害,加大预防控制力度,提高民众注意自身健康,防止结核病传播的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把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呢?因为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在柏林生理学大会上宣布发现了“结核分枝杆菌”,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所以定下了这个纪念日。联合国千年规划中,要求到2050年在世界范围内消灭结核病。这对我们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结核菌这个小小的细菌,藏在肺结核病人的痰液中,跟着病人咳嗽、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到体外,小小的飞沫核漂浮在空气中,可能被人吸入身体,如果这群细菌毒力够强,活力够大,亦或人体抵抗力弱,或人体处于一种特别时期(青春期、妊娠期、糖尿病、矽肺等等)结核菌就会随着空气进入在人体肺脏。肺组织里有丰富的氧气和充沛血液,为结核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因此,结核菌就在肺脏“安营扎寨”、“繁殖生息”,就像“蚕吃桑叶一样”,不断“咬噬”肺组织,逐渐形成空洞。如果病人不去看医师,或看过医生也不正规治疗;这时肺结核病就不易治好,也容易变成“耐药结核病”,治疗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言归正传。人们应该怎样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肺结核呢?

首先,对于反复发生的“。其次,接触结核病人后,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时,也应尽快到医院去做检查。感冒”,或咳嗽、咳痰,时间持续两周以上,用一些抗“感冒”药效果不好,常伴有乏力、盗汗、食欲下降,或有午后全身不适(最好每天测体温,若体温超过37.4℃,则要高度重视),最好到医院去做相关检查,如摄胸片、查痰、做结核菌素试验等,以求早期明确诊断

结核病的治疗讲究“正规”。即: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早期:任何疾病都要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结核病来说尤其重要。在这一阶段治疗,炎症渗出病变可迅速吸收、消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联用: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加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延缓或防止耐药菌的产生。适量:适当的药物剂量可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引起的各种毒副作用,过小剂量造成疗效不好及细菌易产生耐药性。规律:按化疗方案规则用药,切不可随意中断或减少服药次数。全程:坚持化疗全程用药的目的是保证化疗质量,减少疾病复发。

2016.3.24最新公布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2.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传染;3.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4.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5.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结核病是一种防有办法,治有措施,能完全治愈的疾病。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人类在抗结核病战争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经过规范全程治疗都能治愈,而耐药肺结核(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难点,为在2050年彻底消除结核病,我们共同努力。

本文系李东方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李东方
李东方 主任医师
安徽省胸科医院 结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