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年,那些人,那些事---忆解放军总医院(1)
从301医院学习归来已有一段时间,时过境迁,随着对自己岗位工作的再熟悉和越来越繁重的临床工作,301在我脑海里渐渐淡化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可在琐碎平淡的日子中,脑海里却总泛起一些零星的记忆,如夜晚的星星,夜愈深则越发明亮起来,并将我逐渐麻木的心温暖着,给我予前行的勇气。也许,我始终都不会忘记,那一年,那些人,那些事……
2011年7月5日,我从南方的一座小城,来到中国版图的重心——北京,并进入到中国的“皇家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进修学习(习惯称301医院)。在整整一年的时间过去后,我们对301,从陌生变得熟悉;对老师,从敬畏转为敬佩;对来自天南海北的“国内访问学者”(我们对自己的称呼),由互相的猜疑变得彼此无间的合作。在重复交班、查房、开医嘱、换药、上手术、写病历的简单日子里,我们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句话,漂在301的日子,简单而快乐。
提到301泌尿外科,当然不可不说张旭教授,就如说到超女不能不提到春哥。301泌外这些年影响力的攀升,和引进张教授有莫大的关系,套用梅贻琦校长的一句话,“所谓大医院,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张旭教授的魅力之大,从每年进修人数的迅猛递增就可窥一斑,据说张教授2008年来到301医院前,每年泌尿外科进修人数也就廖廖数人,随着张教授的到来,泌尿外科一下子就“火”了,到我们这一批,已经有18个兄弟,下半年人数达到23人,到我们离开时, 2012年7月新一批的人数已暴涨到40人,由此可见张旭教授在泌尿外科人心中的地位。当然,张旭教授的魅力来源于他的实力,人家可是名符其实的腹腔镜大师。按小马哥的说法,张老师已经不仅是“China Zhang”了,现在已经是“国际张”,在全球都有他的“粉丝”。可不是,在301,每隔不了一两个月,我们就能亲眼目睹那些在JU,EU,UROLOGY上出现名字的知名大腕前来交流,更不用说那些千里迢迢前来取经的年轻的、蓝眼睛、大鼻子老外了,每到这时,张旭教授总是不卑不亢,手术间里,在“鬼子”的一片“啧啧”赞叹声中,手起“刀”落,熟练的表演完一台又一台手术。
张教授为人随和、性急并且说话含糊不清。他普通话不标准,混合特有的荆州口音,倘若手术时一着急,说的话那就更是让人丈二摸不着头脑,这时手术间里就是这样一幅景象,张教授在台上急得快咆哮了,台上洗手、台下巡回、一助、二助和一屋子进修生大眼瞪小眼,愣是没听懂…….记得刚到301不久,有一四川的哥们跟着张主任上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各位见过张主任手术的兄弟知道,这个手术过程中三助要反复数次拨插和更换导尿管的,这兄弟本就没上过这种手术,加上心情紧张,往往是要他插导尿管时又拨了,要拨是又插了,可把张主任急坏了,“叽里咕噜”吼了半天也没法让这哥们明白,后来还是叫弟子保军来翻译了才明白。唉……幸好随着跟张教授上台时间久了,大家慢慢就三分听七分猜了听懂了。
因为大家是冲着张教授去的,所以每到张教授手术时,进修哥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削尖了脑袋往手术室里钻(具体方法,嘿嘿,待过301的兄弟们都知道……)。虽然手术管理的严,可每到这时手术间里说是人声鼎沸也不过分,本院的、进修的、南方的、北方的、中国的、外国的、懂的、不懂的、不懂装懂的……好不热闹。记得有一次,一大群人正争吵着MR片上前列腺上哪一处是Ca到白热化,几乎都要打架时,张教授换上手术衣出现了,大家于是都不出声了,只见张教授左手拿起双极电凝,右手握着超声刀,一拨一划,鬼斧神工,疱丁解牛般如教科书一样手术。这时无论是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烈士、壮士……,大家除了沉默外,一律地发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显视器,有人口角还留着刚才争吵时来不及咽下去的的唾沫……直到张教授三下五除二结束手术,把衣服一脱,留下一句“every case is easy”飘然而去,众人才从美梦中醒来,眼神一起发光,如刚享受饕餮大餐一般,脸上尽是满足的表情。倘若安排的是腹腔镜前列腺癌手术,那大家就更有眼福了,有一次张教授看完MR片,跟大家说:“五十分钟结束”,大伙都觉得有些夸张,但见他不慌不忙,双手开工,或切、或凝、或挑、或拨、时快时慢、中间还穿插一俩个大家都听不懂的笑话,等至膀胱和尿道吻合时,就到了演出的最高潮部分,他每次选用5/8 3-0单乔,一根针连续缝合,由后壁向前壁缝合,一气呵成,特别中间有几针,现在看来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从不可思议的角度进行进针和出针,绝对让我等小大夫屌丝之流目瞪口呆,等到缝合结束,我拿出手机一看,膀胱尿道吻合就用了6分钟而已,总时间就52分钟,偶滴喀神!听说张主任在欧洲腹腔镜大会用普通腹腔镜做前列腺癌把鬼子的机器人PK下去了,并让人家决定把2013年的大会改在301举办了,看来是不假了……
回来以后,回味张教授手术精彩之余,我渐渐悟出了点东西,对如我等屌丝之流,只觉得张教授手术技巧一流,手术精彩,可是张教授的真正贡献远不仅此。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一整套的后腹腔镜手术体系,并简单化,使之可重复性,也就是说,只要你认真揣摩,按张教授的方法一步一步进行手术,就能够完成很多后腹腔镜手术。这才是张教授最大的贡献——他推动了中国以至世界后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本文是徐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