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路
发表者:徐辉 人已读
如果说张教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幅气势恢宏的中国山水画,那马鑫老师在我头脑中就象一张色彩浓烈,线条分明的油画。张主任是腔镜大师,自然很忙,手术是全国做,会议是到处飞,今天在国内,明日已现身国外……所以和我们这些“国内访问学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可是马老师就不一样了,每日的查房,手术,误餐,我们都在一起,时间一长,大家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从301回来时间这么久了,我耳边常常回荡着马老师爽朗的笑声。
马鑫,301泌外科副主任,张教授大弟子,朋友们称他“小马哥”。小马哥人不高,但身板永远挺直,目光炯炯有神,精神十足。小马哥深得张教授真传,手术风格和张主任如出一辙,但张主任手术时不太说话(就是说了也不太听得懂,嘿嘿),小马哥则不一样,永远是一付开心的样子。从手术一开始,小马哥就在台上和大家互动,不仅交流学术,更是天南海北、插科打诨、有荤有素,无所不谈。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说得是妙语连珠,大家听得是开心之极,配合手术做到精彩之处,真是身心的双重享受,套用小马哥自己的一句话,“这次弟,怎一个爽字了得”。到现在,我还是难以忘记那些场面。记得他刚从304回来,一连做了几个手术,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譬如做过几次开放的膀胱癌要做腹腔镜根治,进去就发现粘连得严重,他不慌不忙,一过开着玩笑,就把手术做下来了。他就是这样,永远的举重若轻,好象没有什么事能让他改变一下。有一次,张主任有重要急事让保军老师(王保军,张主任弟子,301医师,亦是一优秀人材,以后有时间写写他的故事)去做,但事情进展不顺,偏偏张主任又出去联系不上,可把保军急坏了,只好向师兄请示,小马哥听完,不慌不忙,安慰师弟,意思不用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等等就好了之类的话。保军老师不太相信,结果等到张主任回来当天,事情一下子就顺利全部解决了,我们大家都觉得很神奇,觉得小马哥真是神机妙算。
马老师刚当主诊时,手术积极性高,无论是不是他的手术日,都安排手术。这可苦了大家,301主楼手术室倒台慢,等到别的组做完手术,经常已是下午三四点钟,我们手术做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是常有的事。不过大家心很齐,无论是不是自己的病人,都守在一起,帮忙抬病人,打病理单,一直到手术结束。一方面是想看马老师手术,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在一起很愉快,开心。手术结束后大家就在一起边喝茶边等人,等大伙齐了再去吃饭,每次都是小马哥管饭,他在这方面一点也不吝啬(和有些老师不一样,呵呵),总是替大家改善伙食,301附近半夜没有什么餐饮店,他一般都领我们去“老谷串城”,就在这里,我开始喜欢上了烤串。
马老师当了科副主任后,有了自己单独的办公室,但仍旧没有架子。大家有空闲的时候就跑进去喝茶,他总是拿些好茶出来,煮好开水,泡上茶叶,给大家斟上,再给大家发烟,然后开始海侃,慢慢的听多了,我发现小马哥也有自己的苦恼,但他总是跟歌里唱的,感觉“没什么大不了”。后来因为轮组,我没有再跟着小马哥了,但进修生跟着他的人却越来越多了。跟他在一起,你不会有压力,只有欢乐,我想,能跟他在一起工作的人,真的是很幸福。
本文是徐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