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解顽固性胃瘫治疗方法:幽门括约肌切开术
笔者在 Emory 大学医学院访学期间,参观了 Cai 教授的 G-POEM 手术,并总结撰写了「经口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治疗不同病因顽固性胃瘫的研究」一文,目前已被 Neurogastroenterology and Motility 接收,拟近期发表。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
背景资料
胃瘫是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一种非机械性梗阻。主要病因包括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神经系统疾病等。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节、避免精神刺激、促动力药物、胃电极刺激及外科手术等。经口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是一种新型微创治疗方法。本文侧重内镜技术方面,总结了 G-POEM 治疗不同病因(外科术后、感染后及特发性)所致的胃瘫。
材料和方法
Emory 大学医学院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经过药物治疗、胃电极刺激或者其它微创治疗无效并且拒绝外科手术者给予 G-POEM 治疗。术前行核素胃排空实验、评估胃瘫症状指数(GCSI)。
G-POEM 步骤(见图):
图 A. 于胃窦部距离幽门 5 cm 大弯侧注射生理盐水美兰溶液;B. 建立黏膜下隧道;C. 箭头所示为幽门环处肌层;D. 自幽门环处行幽门括约肌切开术;F. 白色肌筋膜提示切开深度恰当;G-I. 创面评估和内镜下缝合。
G-POEM 术后处理及随访
1. 所有患者术后禁食 24 小时;
2. 静脉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及抗菌药物;
3. 次日行碘水上消造影检查;如果无瘘发生,给予恢复流质饮食;
4. 无并发症第二日出院,并服用 2 月 PPI 药物;
5. 患者术后第 1、3、6 个月门诊随访;
6. 记录胃瘫症状指数 (GCSI) 及胃排空实验结果
结果
共 3 例不同病因的胃瘫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 G-POEM 手术,幽门括约肌切开长度分别是 2.5 cm, 3 cm 和 3 cm。应用 3~5 枚金属夹行黏膜关闭。平均手术时间为 74 分钟。术中无穿孔及不可控制的出血发生。术后碘水上消造影检查无明显穿孔征象。
术后 3 个月随访提示患者恶心、呕吐及餐后饱胀感(GCSI 指标)明显改善,胃排空实验提示 T1/2 不同程度改善。
讨论
G-POEM 是一种新的治疗胃瘫的内镜微创手术方式。本研究报道了 3 例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瘫,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短期随访,胃瘫指数明显改善。作者认为,G-POEM 在胃瘫的治疗中值得研究探讨。
G-POEM 目前也存在如下问题期待深入研究:1. 幽门括约肌切开深度、长度及位置对症状改善的影响?2. 适应症如何掌握?3. 患者因素(病因、病程、性别、年龄等)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