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拇外翻的分型及治疗策略
拇外翻为趾向足外侧过度偏斜,是足踝外科常见病,各种族发病率不等,文献报道一般为2%~50%,女性患者多见,多数患者双足均受累。张英泽等报道石家庄地区汉族人群拇拇外翻的患病率为12.31%,女性占15.50%,男性占3.35%,男女比例为1:4.63。
1病因
1.1先天性病因
约一半拇外翻有遗传因素,主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献报道一般这样的患者在不到20岁发病。这也反映了拇外翻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带来足部组织发育异常,增加了日后拇外翻患病的概率。易导致拇外翻患病的异常发育有跖骨内收、第1跖骨头外形异常、过大的跖骨间角、籽骨异常、第1跖楔关节异、第1跖骨过长等。
1.2后天性病因
部分后天性因素促进拇外翻的发病,穿高跟鞋就是拇外翻患病的高危因素之一。Sim-Fook等曾报道拇外翻患病率在穿鞋与不穿鞋人群中分别为33%与1.9%。另外杨评山等认为足弓损坏、跟腱挛缩、双下肢外旋位步态均可促进拇外翻的发生。
2 诊断
拇外翻的诊断依据主要来自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放射影像学检查。常见的临床症状伴有疼痛,穿鞋、行走受限。查体可发现部分拇拇外翻患者伴有平足拇外翻畸形,跟腱张力过大,趾拇外翻畸形,第1跖跗关节不合适。X线片表现为拇外翻角度增大(>15°),跖骨间角增大,第1跖骨头内侧骨,第1跖趾关节半脱位。
3分型
拇外翻的病理改变及严重程度表现不一,相应的治疗方法众多。选择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先决条件。为了便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现将拇外翻进行分型,而拇外翻尚无统一的分型方法,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开为Carefix
足踝内固定系统 复杂创伤、矫形
专业技术解决方案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