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目前已经发现的肝炎病毒有五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根据其所致疾病首次被描述或其首次被检测到的时间,五种肝炎病毒,中文以天干、英文以字母序号命名,但它们在病毒遗传学和分类学上并不存在相似性;其共同点在于,均以肝脏为主要定植器官,以肝细胞为主要定植细胞。
从传播方式上讲,病毒性肝炎可以分两大类,以粪-口为主要传播方式的甲型和戊型肝炎和以体液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粪-口传播是一个相对精确地概念,即粪便污染食物和水体,通过进食和饮水传播;体液传播则是一个模糊概念,体液的内容广泛,但主要包括唾液和血液,汗液、尿液和乳汁中没有病毒,除非皮肤、肾脏和乳腺有损伤。
流行性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传播主要是粪便污染水体,如1986年新疆发生的戊型肝炎大流行和1988年上海发生的甲型肝炎大流行。散发性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传播主要是粪便污染食物,其中甲型肝炎病毒的宿主主要限于人类和少数灵长类动物,通过人粪-人手-食物方式传播,基本上限于人-人传播;戊型肝炎的病毒的宿主除人类和少数灵长类动物外,还包括其他多种动物,如圈养猪、家养鸡等,除人粪-人手-食物方式传播外,还包括动物粪-动物肉食传播,不仅限于人-人传播。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体液传播。虽然唾液腺中不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但唾液中存在乙型肝炎病毒,其含量约为血液病毒含量的1/2;乙型肝炎可能通过口-口传播,例如接吻。虽然精浆中和阴道分泌物中也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但很少有学者认为性交可以传播乙型肝炎。精子和卵子中没有乙型肝病毒,所以父-婴或母-婴传播与受精无关。乙型肝炎病毒不能穿过分隔母血与胎血的胎盘屏障,因此,母-婴传播很少发生在胎儿期。如果乳腺或乳管没有损伤,乳汁中也没有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主要在新生儿期,可能与新生儿接触母血所有关。
丙型肝炎主要来自体液传播,但其具体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还缺乏倾向性观点。丁型肝炎病毒属于拟病毒,其感染需要宿主病毒即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换言之,丁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与乙型肝炎相一致。
需要指出的是,血液曾经是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但通过对献血者的严格筛查,目前已几乎不存在;虽然新近有粪便中能够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但免疫电镜并没有观察到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流行病学调查也不支持乙型肝炎有粪-口传播的可能。
预防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播的主要措施是对患者进行隔离。甲型和戊型肝炎一旦发病,均需住院隔离,对其排泄物,主要是呕吐物和粪便进行集中消毒;隔离时间至少3周,虽然发病后6周之内仍然能够检测到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RNA(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但发病3周之后免疫电镜很少观察到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的存在。
目前已开发出有效的甲型肝炎疫苗,并且已被推广应用;虽然戊型肝炎疫苗已被开发,但其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虽然预防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传播的主要措施也是隔离,但对隔离的要求相对较低。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可采取居家隔离,主要是唾液隔离和血液隔离,例如月经血和创伤出血隔离。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已被纳入计划免疫,可以使超过90%乙型肝炎母亲的新生儿免受乙型肝炎感染,但是,乙型肝炎疫苗效能可能随年龄增长而消逝;一旦针对乙型肝炎疫苗的抗体从血液中消失,针对乙型肝炎的免疫效应也将结束。换言之,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预防是有限的持久免疫。
本文系张占卿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张占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