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冯学峰 三甲
冯学峰 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眼科

常见小儿眼底病

11800人已读

1.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于早产和低体重儿的一种视网膜病变,严重病例可以因为视网膜脱离而致盲,所以需要早期筛查,及时治疗。

2.PFV(永存胚胎血管):是一种先天发育性疾病,因胚胎发育问题,出生后表现单眼白内障或玻璃体条索,严重者因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发育不良而导致患儿视力严重丧失。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维持眼球发育并保留有用视力。

3.Coats病:男性儿童多患此病,由于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而发生渗漏,导致视网膜脱离。严重者可致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保存或提高有用视力。

4.FEVR(家族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儿童常见的遗传眼病。但父母可以没有任何眼部表现,常常是在散瞳检查时发现。病情发展可以发生视网膜血管渗漏、视网膜增殖而导致视网膜脱离。早期可以通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控制病情。晚期有视网膜脱离的严重病例需要手术治疗。

5.Rb(视网膜母细胞瘤):儿童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有家族史者一定要注意早期筛查。 也有许多没有家族史的散发病例。通常是家长发现患儿瞳孔反白光或发现患儿斜视来医院就诊。一经发现要散瞳检查双眼,及早接受专业治疗。

6.眼弓蛔虫病学龄前儿童因食用受犬弓蛔虫卵污染的食品或泥沙而患病,眼睛感染犬弓蛔虫后可出现眼内炎症反应、以及视网膜炎性肉芽肿改变。常常因患儿较小不能早期发现。到晚期患儿出现斜视或瞳孔发白才被家长发现。多数有宠物小狗密切接触史或在有小狗粪便污染的泥沙中玩耍史。早期发现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晚期发现则需要手术治疗,视力预后通常较差。随着我国家庭宠物饲养的增加,该病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预防是关键。

小儿眼底病还有很多很多种,总之,小儿眼底病复杂多样,早期难以发现,晚期治疗非常困难、预后很差。小儿眼底病在晚期的共同表现都是瞳孔白色反光(白瞳症)及斜视。所以学龄前儿童应该常规进行眼底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小儿眼底病获得有效治疗的保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开设有小儿眼底病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视光中心(三院美容门诊2楼)

挂号办法:现场预约挂号,或电话预约(82266014)

pdf_link
冯学峰
冯学峰 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