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病以青壮年发病居多,女性高于男性,一年四季均能发生。溃疡好发于唇、颊、舌、上颚等黏膜角化程度较差部位。发作轻者数月一次,重者连续发作,此起彼伏,以不同的复发间隔反复发作,溃疡灼痛明显,影响患者进食、言语、情绪,给生活造成较大的困扰。西病认为本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病毒感染、消化不良、精神紧张、营养缺乏等情况均能引起该病的发生。中医学认为,此病由于情志不遂,素体虚弱,外感六淫等致使邪火上扰而患病,属于中医“口疮“范畴。
一、临床分型
1、西医分型:根据溃疡面大小、数目等将溃疡分为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疱疹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2、中医分型:
(1)心脾积热:口内疼痛,口渴,口臭,尿短黄,便秘。口疮数量多,周围充血明显。舌红,苔黄,脉数。
(2)阴虚火旺:口内疼痛,口干,手足心热,乏力。口疮1~2个或2~3个,周围轻微充血。舌红,苔少,脉细数。
(3)气血亏虚:口不渴,或伴畏寒,便溏。口疮数量不多,周围粘膜不充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并发症: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二、中医治疗
1、中医内治为主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受邪热蒸灼,或失于气血荣养所致。多与心、脾、肝、肾关系最为密切。临床根据“辩证论治”加减用药,若有“实火”宜“清热泻下”,若有“虚火”宜“滋阴泄热”,调畅局部气血。
2、中医外治为辅
(1)外用散剂:可用冰硼散、青黛散、黄连散、锡类散等敷于溃疡面。
(2)穴位注射:将药物注射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发挥经穴与药物的双重作用,更有利于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调节免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穴位敷贴:可用适量吴茱萸粉加白醋调和,敷在足底的涌泉穴,外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次,可起到引火下行的作用。
(4)针灸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采用针刺、艾灸、耳针、拔罐等方法,
3、日常调护
口腔溃疡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身体素质有关,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可降低发生率。
(1)、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2)、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
(3)、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注意生活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养成一定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本文是温江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