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褐色坚硬小圆球,它叫皮肤纤维瘤!
#皮肤科小医生的疾病科普#
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这个长期存在不消退的褐色圆形硬疙瘩是什么东西?”,大家从标题上也能看出它的典型皮疹特点:就是褐、硬、圆。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个褐色坚硬小圆球,原来它就是——皮肤纤维瘤:
皮肤纤维瘤,又名结节性表皮下纤维化、纤维组织细胞瘤、组织细胞瘤、硬化性血管瘤等。为良性真皮内结节,由成纤维细胞(或组织细胞)局灶性增生所致,不是真性肿瘤,而类似于瘢痕增生。
病因:
虽说病因不明,但往往继发于毛囊炎、虫咬皮炎、抠抓等外伤之后。所以认为皮肤纤维瘤是由于外伤之后成纤维细胞的一种反应性增生性炎症,但因损害大多无消退趋势,故仍认为其本质属于一种肿瘤。
先来看几张病例图片:





本病极为常见,男女均可发生。(不瞒您说,病例图片第一张是我的,第二三张是我老公的。所以谁说皮肤科医生不患皮肤病的?!皮肤病包罗万象,可以说人人都有。)
皮肤纤维瘤不遗传、不传染。可继发于毛囊炎、虫咬皮炎、外伤史后。通常为单发,1-5个以内。多发者少见。从上述病例照片中,可以看出,皮疹形态为硬的结节,直径一般<2cm,大多在0.5-1.5cm之间。质地坚硬,高出皮面,呈扁球形或纽扣状,表面光滑,皮疹边缘可见皮纹。
好发部位最常见于四肢,上臂多见。(这也间接证明了病因,暴露部位,容易被昆虫叮咬,且方便搔抓,所以此部位好发。)
一般为肤色或褐色,但因常搔抓,造成色素沉着,所以褐色更多见。
一般无自觉症状,但有时也可引起轻度瘙痒、不适感。可长期存在,一般不会自行消退。(但我自己的体验是,长期不抠抓的话,会略微扁平萎缩一些,但不会完全消失。)
组织病理:
表现为真皮内结节,无包膜,病变境界不清。由多少不等的成纤维细胞、幼稚或成熟的胶原组成。一般根据肿瘤内何种成分占优势,而分为纤维型或细胞型。在纤维型的皮肤纤维瘤内,大部分是幼稚的胶原,多散在而不成束。成熟的胶原彼此交错吻合,不规则排列。有时成纤维细胞及胶原排列成漩涡状或车轮状。而在细胞型的皮肤纤维瘤中,则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仅有少量的胶原纤维。约1/3的皮肤纤维瘤,细胞内可见脂质或含铁血黄素。不论是纤维型还是细胞型,80%以上的皮损内,其中央上方的表皮明显增生,此点具有诊断意义。
诊断及鉴别诊断:
皮肤纤维瘤的皮疹形态非常典型,很容易诊断。有些确实不典型的皮疹,可以活检病理确诊。鉴别上,主要与结节性痒疹(剧烈瘙痒)、瘢痕疙瘩(不断蔓延,痒痛)、纤维肉瘤(恶性,可侵袭、转移)、结节性黄瘤(皮疹黄色,常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婴幼儿期发病,可自愈)等几个区分。难以鉴别时,建议结合病理。
治疗:
本病良性,只是美观问题而已,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患者治疗意愿强烈,建议手术切除,但还是会遗留手术疤痕。冷冻、激光、皮损内注射激素等方法,效果均不是特别满意。同时,尽量避免一切外伤(包括小的毛囊炎及蚊虫叮咬等),严禁抠抓。
本文系王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王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