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锐瑞
安徽省立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听力真的不好 ?假阳性可能因素?
5812人已读
如今听力筛查工作,基本上均已普及,但是不同的地方、不同单位的人员及其他各种原因所导致筛查结果的可靠性,每个地方却并不是很均衡,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好多孩子新生儿听力是好的,但是筛查却未能通过,为什么?现将常见筛查假阳性因素举例如下:
1、初检年龄
对于自然分娩的婴儿尽量安排在48小时后测试或出院前一天测试,避免在出生后24小时进行筛查,因为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出生后24小时进行听力筛查,“假阳性”发生率最高;
2、新生儿发育不良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听力传导和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不成熟,住院期间听力筛查未通过属于暂时性,随着身体器官的发育,42天复查时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提高;
3、外耳和中耳的因素
新生儿期耳道和中耳腔可能有羊水、胎脂、脂性残积物滞留,它们对传入的刺激声和传出的反应信号造成衰减,导致耳声发射能量的减弱或消失,造成了听力筛查“未通过”假象;
4、新生儿测试状态
筛查务必要求新生儿处于安静或睡眠状态,全身放松,如果新生儿哭闹,可造成结果的假阳性;
5、测试设备的放置
若放置位置不佳,同样也有可能造成测试结果不是很准确。
本文是管锐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