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毛以林 三甲
毛以林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老年病风湿病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肺炎危重病例救治

3951人已读

谢××,女,24岁,湖北人。

2015年2月17日首诊:诉1年半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促,在武汉同济医院确诊为“系统性狼疮,狼疮性肺炎”,后赴南京解放军总院就诊,该院予以吗替麦考酚酯胶囊(2g/d)、强的松(30mg/d)、他克莫司(3mg/d),病情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呈逐渐加重趋势。10余天前,病情加重,在武汉某医院,经静滴“激素、抗生素”病情仍未得到有效好转。通过网上预约来我院就诊。无力自己行走,其兄以车推入诊室,时见面色苍白,答话气短而低,稍多言则气欲脱,诉近10天胸闷、喘息气促,痰白如泡沫状,夜间盗冷汗,畏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西医诊断:系统性狼疮

狼疮性肺炎

中医诊断:肺痹

病机:大气下陷,寒饮客肺

治法:升补宗气,温肺散饮

方药:升陷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

黄芪30g,白参10g,升麻5g,柴胡5g,桔梗10g,制附片3g,桂枝10g,炙甘草10g,茯苓30g,干姜6g,细辛3g,五味子10g,红景天20g,紫河车10g(吞服),地龙20g。×7剂

辨治思路详解《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肺主呼吸,人所共知,而谓肺之所以能呼吸者,实赖胸中大气,不惟不业医者不知,即医家知之亦鲜,”“大气者,充满胸中,以司肺之呼吸也”。“大气者,诚以其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包举肺外,司呼吸之枢机……且知《内经》之所谓宗气,亦即胸中之大气。”患者症见:无力行走,面色苍白,答话气短而低,稍多言则气欲脱,胸闷、喘息气促、脉沉细无力,一派大气下陷之重症,故急急升固大气为要,方以升陷汤去知母,加人参、红景天大补宗气,张氏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注释该方说“气虚极者,加人参”。而白如泡沫状,夜间盗冷汗,畏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又系肺阳亏虚,寒饮停肺之明证,故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加附片温肺散寒化饮。加地龙一则可以平喘,二则久病入络,该药可以通肺络。

2015年3月3日二诊:步行就诊,诉服前方,胸闷气促明显缓解,近日感冒发热,经用强的松、抗生素热未退。刻诊:肺部有大量干湿啰音,发热,胸闷气短,但较一诊大有减轻,仍咳嗽,痰呈白色泡沫状,畏冷,口干,纳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处理:收住院。西药予美罗培南静滴,中医辨证为素有大气下陷、寒饮内停,风寒有化热入里之象,予以升补大气、温肺散寒治其本,佐以清热化痰治其标。

黄芪60g,白参10g,升麻3g,柴胡5g,桔梗10g,干姜6g,细辛5g,五味子10g,茯苓30g,芦根20g,薏苡仁30g,红景天25g,地龙15g,瓜蒌皮15g,炙甘草10g。 ×7剂。

辨治思路详解:仍以升陷汤合加人参、红景天升补大气,合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加芦根、薏苡仁、地龙、瓜蒌皮甘微寒之品清其化热入里之热,化痰宽胸。

2015年3月11日三诊:住院3日,热退,胸闷气促明显减轻,气短乏力显减。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已用1年半,建议去南京解放军医院调整免疫抑制方案,7日去南京,方案调整为:停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服羟氯喹(0.2g/d),他克莫司(2mg/d)、强的松(30mg/d)。刻诊:其咳减,痰呈白色泡沫,背起带状疱疹,灼热疼痛,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黄芪30g,白参10g,升麻3g,柴胡5g,桔梗10g,桂枝3g,干姜3g,细辛3g,红景天25g,芦根30g,薏苡仁30g,仙灵脾10g,仙茅6g,瓜蒌皮30g,红花10g,甘草10g。×10剂。

辨治思路详解:背部起带状疱疹实乃久用免疫抑制剂导致机体抗邪能力下降所致。仙灵脾、仙茅具有良好提高免疫功能之效,故用之。素体阳气亏虚,虽有热毒侵及背部络脉,亦不可以清热解毒之品损伤肺阳,故以古之效方瓜蒌皮、红花、甘草甘凉辛润通络,活血止痛。

2015年3月26日 四诊:不咳,腰部带状疱疹结痂,静息呼吸顺畅,上楼气短,纳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有力。

黄芪30g,白参10g,红景天12g,升麻3g,柴胡5g,桔梗10g,桂枝3g,仙灵脾10g,仙茅6g,当归10g,瓜蒌皮10g,干姜3g,茯苓15g,炙甘草10g ×14剂。

辨治思路详解:病入坦途,仍守前法。

2015年4月9日五诊:咳嗽,咽痛,咳黄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黄芪30g,白参10g,红景天12g,桔梗15g,黄芩10g,瓜蒌皮10g,浙贝10g,芦根30g薏苡仁30g,薄荷10g,前胡10g 甘草10g。×10剂

辨治思路详解:《金匮要略》说”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其新病风热之邪,化热入里,急则治标,方以黄芩、芦根清肺热;薄荷疏风解表,解毒利咽;瓜蒌皮、浙贝、芦根、薏苡仁清化痰热,前胡、桔梗一升一降,宣肺止咳,甘草调和诸药。仍以黄芪、白参、红景天补肺气以固本。

2015年4月23日 六诊:已恢复工作,面色红润,气短不明显,劳甚则有轻微感觉,二便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白参10g,黄芪20g,升麻3g,柴胡5g,桔梗10g,桂枝3g,防风10g,白术10g,仙灵脾10g,仙茅6g,当归15g,红景天10g,炙甘草10g。×15剂

辨治思路详解病情缓解,守前法以巩固之。

2016年6月随诊,仅有微量蛋白尿,病情一直很稳定。

毛以林
毛以林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老年病风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