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我还没老,上下楼膝关节很痛?
2016-10-11H关节置换与关节镜诊疗圈
有很多人年龄还不大,却开始出现膝关节上下楼疼痛,常常为膝关节前侧疼痛,下楼时加重,严重时常需侧身下楼,下楼或行走时常突然无力摔跤,俗称“打软腿”,常被误诊为缺钙;而且,部分人还伴有膝关节怕冷,膝关节反复肿胀、积液,常被误诊为“风湿”。病情发展加重时,下蹲困难,夜间疼痛,影响睡眠和正常生活。晚期由于磨损严重,关节腔内可出现游离体,造成关节内绞锁,突然卡住关节,常常为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本期我们来讲解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髌股关节炎,又称髌骨软化症。
髌骨(膝盖骨)和股骨髁(大腿骨)组成髌股关节,正常的髌股关节关节两部分对合比较正常,各部位关节面受力比较均匀。当髌骨软化症发生,是髌股关节的这种生物力学关系发生紊乱造成的,髌骨向外侧倾或者半脱位,导致髌骨内侧的面软骨撞击股骨外髁滑车,引起关节外侧间隙软骨过度磨损,软骨细胞脱落,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一系列病理变化,出现各种临床症状:膝关节前侧疼痛,久坐起立或下楼、下坡时疼痛加重,常有腿打软,关节怕凉,或膝关节反复肿胀、积液等。严重时形成骨性关节炎,所以早期诊断,釆取合理的防治措施,预防它的发生或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叶启彬教授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髌骨软化症的发病率高达36.2%, 以 30~39 岁年龄组为最高( 55.8%)。POULAKIS V教授 等人对2743名中国人进行随机群组抽样调查, 也发现髌骨软化症的发病率高达35.0%以上, 并且与性别、年龄、职业等多种因素有关。
现在很多老百姓和部分非关节运动医学外科专业的医师对发病机制不够明确,用很多怪诞或错误的治疗方法治疗患者。髌骨软化症常被误诊为“风湿”,膝关节发炎时,患者的膝关节特别怕冷,用热水袋敷敷,就很舒服。中医常根据这点,诊断其为“老寒腿”、“风湿”,可按风湿治疗多年,效果仍不佳,没有见好。还逐年加重。膝关节一年年坏下去,越来越伸不直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寒腿”怕冷,不是风寒造成的关节炎,而是先存在骨、软骨的关节炎病变,它们有自我修复现象,新生的软骨和在膝关节有滑膜炎存在时,炎性组织和新鲜的软骨对外界寒冷潮湿气候的变化很敏感,容易感知天气的变化,使症状加重,所以患腿能做天气预报。中医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老百姓就很容易接受,但这是因果关系颠倒了,这种表象的诊断是不够的。所以,按风湿治疗无效果或效果不好时,应做膝关节X线正侧位、轴位片检查。
虽然通过查体和影像学检查髌骨软化症很早就能发现,但治疗基于对发病原因的不同解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目前还没有一个单独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完全解决所有的髌骨关节紊乱造成的问题。所以,临床上多采用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手术疗法
1)消炎止痛药:早期病例,消炎止痛药(如扶他林;芬必得;乐松等)可抑制关节炎反应产生的生化变化,但不能持久,其原因是髌骨关节不正常磨损这一根本原因未得到解决。
2)支具挤推髌骨进入髁间沟活动或像运动员一样,用橡皮膏缠贴固定髌骨,但这是一时之利,会对髌骨产生一些不利的压力和摩擦力,从而加重损伤,最终将导致股四头肌萎缩。
3)Kummeld及Steiner推荐的30度位屈伸膝关节锻炼股四头肌,有一定效果,但无法单独加强股四头肌内侧头,只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二、常规手术治疗改善髌骨关节生物力学紊乱,即使半脱位或侧倾向髌骨复位,手术都有效,如:Maguel胫骨结节抬高术、髌骨近端顺位术、髌外侧支持带外侧松解内侧加强缝合术和远端顺位术等。Scuder等发现,髌骨远端顺位手术后,可加强髌骨复位力量。
三、微创关节镜治疗髌骨软化症国内外已有很多文献报导,如关节镜消磨清理术(磨平软骨及打孔),这些方法有一定疗效。Vuorimen及Fondorn比较研究证明,关节镜下进行生物力学关系紊乱矫正效果较常规保守治疗有明显改善,如清理术合并髌骨外侧支持带切开术或加内侧支持带电凝挛缩。Yetes等认为,关节炎镜外侧松解术适于早期、中期病例,而晚期病例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早期诊断早期关节镜下微创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专注于关节与运动医学,并为您定期推送高质量的专业医学知识。希望您转发到朋友圈,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本文是田孟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