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水晶宝宝的多彩世界——浅谈早产儿视网膜病(ROP)2
老人们常说: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多待一天,相当于在外面待上一周的时间,那这些“好奇”的水晶宝宝们得和足月儿差上多少天呀!且不管这些老说法的夸张性,早产儿确实有好多尚未发育完全的器官,需要医务人员的精心呵护,在一定的时间内慢慢成熟。倘若真的由于各种因素而影响了发育,形成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病情严重到了威胁视力发育必须治疗的那一步,那该怎么办呢?
目前,治疗ROP的主要方法有3种,眼底激光治疗、玻璃体腔注药术和视网膜复位术。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前2种治疗方法,眼底激光治疗、玻璃体腔注药术是针对还未进展成视网膜脱离(正常情况下薄如蝉翼的视网膜是紧贴在眼球壁上的,顾名思义视网膜脱离指的就是与球壁分开而造成神经细胞缺氧坏死最终眼盲的状态)的ROP。前者是经典疗法,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广泛使用,主要是将白色的嵴外没有正常血管分布的周边视网膜做激光处理,破坏了高度缺氧却又没有血氧供给的视网膜,新生的异常血管就不会再度长入而造成后续病变,当然治疗后的那部分激光疤痕区域视功能是受影响的,但由于周边部的视网膜视功能是极其低下的且未影响到中心视力,所以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后者是近几年的新兴疗法,属于微创手术,较前者来说治疗时间短、疼痛感基本没有(这一点对于一些呼吸功能尚未发育的甚至需要插管给氧的早产儿来说真是很好的一种治疗手段),但费用相对昂贵(主要是球内注射的药物),且有一定的时限性,这种方法主要是降调眼球内异常升高的血管生长因子,帮助正常血管继续发育向周边发育。这两种治疗方法相辅相成,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治疗,术后均需紧密观察,有可能病变继续进展而需要多次激光,甚至多次激光也阻止不了ROP进展成视网膜脱离的最终结果。
现在,由于关注度的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基本在相对严重的情况下就已经得到了积极的治疗,只有极少数的患儿由于身体本身的手术耐受性等而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进展成为视网膜脱离这一步,那么视网膜复位手术则是唯一的治疗手段了。
早期发现,定期监测,适时治疗,希望每一位水晶宝宝都能有多彩的世界!
本院病例1,ROP2区3期plus,激光治疗:

本院病例2,ROP2区3期,玻璃体腔注药治疗:

本文是刘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