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商淑云 三甲
商淑云 副主任医师
沈阳市儿童医院 脑瘫康复科

小儿脊髓损伤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儿神经源膀胱

1732人已读

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形成,产生排尿功能障碍,而出现尿潴留、尿失禁、泌尿系感染等症状,进而引起肾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病情严重可导致死亡。做好脊髓损伤患儿的泌尿系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护肾功能,改善膀胱功能对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延长患儿生存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儿泌尿系生理特点:儿童膀胱位置比较高,尿液充盈时易在腹部触及,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入骨盆内。肾盂和输尿管较宽,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全,容易受压扭曲,导致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

小儿排尿次数:1岁时15-16次/日,学龄前或学龄期6-7次/日。

每日正常尿量(毫升)=(年龄-1)x100+400。

婴幼儿每昼夜尿量400-500ml; 幼儿500-600ml; 学龄前儿童600-800毫升

学龄儿童800-1400ml; 14岁以上为1000-1600毫升

小儿脊髓损伤间歇导尿的注意事项:

1. 病情允许情况下应尽早拔除留置尿管,早期开展膀胱功能训练,实施间歇导尿,重建排尿功能。

2.间歇导尿前根据患儿年龄计算的膀胱容量,间歇导尿期间密切观察患儿膀胱充盈度,如未到规定导尿时间,即发现患儿下腹部膨隆,叩诊呈浊音,应立即给予导尿,避免膀胱长期过度充盈引起膀胱逼尿肌的纤维化并损伤盆腔神经的神经末梢。每次导尿的放尿量不能超过患儿的膀胱容量,对膀胱过度充盈者,排尿宜缓慢,以免骤然减压引起出血。

3.儿童膀胱容量较小,日排尿次数较多,可适当增加导尿次数,但每日也不宜超过8次。

4.定期测量患儿的残余尿量,正常残余尿量一般为5-10毫升,当患儿残余尿量值小于其膀胱容量的10%时,可暂停导尿。

很多家长担心导尿会给患儿带来尿道疼痛、不适、尿路感染等并发症而难以接受。

1. 做好照顾者的健康宣教,向其讲解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由于尿道失去正常的神经支配,感觉迟钝,因此插尿管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患儿很快会适应。

2. 向患儿及照顾者阐明间歇导尿的重要性。

3. 教会照顾者正确的导尿方法及导尿时的轻柔手法。

4. 间歇导尿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较留置尿管明显降低。

5. 感觉不适者,可选择润滑度高的润洁或润适导尿管,如普通导尿管,可加强润滑,或选择质地较柔软的导尿管。感觉过敏者,可使用利多卡因凝胶。


商淑云
商淑云 副主任医师
沈阳市儿童医院 脑瘫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