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不再误解“激素”!
激素,听到这个词,不知道多少人会产生恐慌情绪。我记得很早以前就听说使用激素长胖、早熟,甚至吃快餐的炸鸡吃得太多都要早熟,因为据说那些鸡都是喂养了激素的。我不知道食品行业的情况,但是药物行业的激素都是正规批准上市的、全世界普及的药物。
谣言总是以讹传讹,今天我就要来为“激素”正名。
激素,以前又叫做荷尔蒙,来源于英文单词hormone。激素是人体本身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生产的东西,它是协调各种生理活动的信号员。目前发现的激素有数百种之多,常见的包括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水平有各自的分泌规律,对于保障人体正常功能非常重要。激素水平过低或过高都可能会影响健康,也叫做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
激素恐惧症的确切对象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当会造成发胖(满月脸、水牛背)、抵抗力下降等,但若是使用得当,它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过敏、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妇产科应用的激素大部分是雌激素或孕激素。比如(划重点了!):
避孕药,大部分避孕药均是合成的孕激素或雌激素。
(1)紧急避孕药中的大名顶顶的“毓婷”就是一种合成的高效孕激素,因为剂量较大,不推荐常规用于避孕。
(2)短效避孕药(复方口服避孕药),比如妈富隆、达英-35、优思明,都是炔雌醇(合成雌激素)+一种孕激素的复合药物。谣传吃复方口服避孕药会引起长胖,但是包含上万名长期用药妇女的荟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上述复方避孕药并不增加体重。另外复方口服避孕药还可以降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的风险,并不增加乳腺癌风险。除了能避孕,复方口服避孕药还有很多重要用途,比如异常子宫出血(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2015年中华医学会发表《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专门解读了复方口服避孕药的相关知识,可以在网上搜到。
雌激素类药物,比如雌三醇乳膏(可以缓解更年期外阴阴道萎缩)、雌激素皮贴(用于更年期雌激素补充治疗)等。
孕激素类药物,比如黄体酮、地屈孕酮、雪诺酮,可以用来调节月经、保胎等。
还有很多雌激素+孕激素的复合药物,根据所用激素的具体特点决定它们的使用范围。比如更年期时,可以选用克龄蒙、芬玛通、安今益、替勃龙等药物为身体补充激素,能够预防骨质疏松、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改善潮热盗汗失眠等更年期症状。中华医学会也发表了这方面的指南,可供大家查阅--《绝经期管理与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
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真正明白激素的意思。以后如果医生要给你开激素类的药物,请试着接受。可以同医生探讨激素用药的注意事项。遵从医嘱,我们就能用好激素!
本文系吕江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吕江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