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曾辉
曾辉 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六医院 肿瘤科

口腔癌放射治疗护理健康宣教

2054人已读





温馨提示:在您住院期间,您的主管护士会随时向您及家属提供有关疾病治疗、护理、预防等方面的相关指导与帮助。

口腔癌定义

口腔癌即发生于口腔的癌症。其好发部位以舌为最多,牙龈次之,其次为颊部、腭、唇、口底。好发部位的不同,与人种、地区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包括生活习惯、嗜好等均有一定的关系。

口腔癌病因

吸烟、酗酒

吸烟致口腔癌几乎己被公认,酗酒也可增加口腔癌的发病几率,同时兼有饮酒和吸烟者发生口腔癌的机会更高。

紫外线照射

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户外工作,特别是农民、渔民或牧民,易患唇癌。

慢性刺激

尖锐的牙尖、牙齿的残根、劣质的假牙相应部位,长期刺激后可发生癌变,尤其常见于舌及颊粘膜。不良的口腔卫生等关系常伴有慢性炎症存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成为癌症发生的因素。

化学、营养、机体免疫、遗传等因素也有关。

口腔癌治疗

目前对口腔癌比较强调的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特别是三联疗法,即化疗、手术和放疗。

应用高能放射线治疗头颈部肿瘤,是常见也是极为有效的方法,但此部位的治疗会引起一些放射反应,需要患者与医师配合,有信心、有耐心才能顺利的完成全程的治疗。

口腔癌放射治疗照射野皮肤的护理

一、皮肤反应

放疗照射野范围之内的皮肤,依照射所给的剂量,随时间会有不同的反应,一般在第三、四周后,开始有红、肿、热及微痒等反应,好像在太阳下曝晒后的皮肤,继续照射至第五、六周时,肤色可能变黑,开始有干性脱屑,部分患者发展为湿性脱屑。

二、护理

1避免用肥皂清洗或摩擦。

2不可随便涂抹膏药类,化妆,以免增加皮肤的反应。

3不可用指甲抓,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及破损,此时可用专用药膏涂抹即可。

4避免过度的日光照射。

5治疗部位如有伤口未愈合,须经医师检查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6若有严重的湿性脱屑反应,视情况停止治疗12周或给予药膏涂抹,但勿涂抹太厚。

口腔癌放射治疗常见副反应及处理

一、治疗期间:

1口腔粘膜炎:常见于治疗第三周开始出现,此时应避免吸烟、饮酒,进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应常以温开水漱口或使用医师开的漱口剂及药膏。

2口干:需随身携带水壶漱口或饮用,避免口腔太干而造成不适,可用医师开的人工唾液漱口剂润口。

3下颌关节强制:治疗后的患者常有牙关较紧的情形,故在治疗期间即须开始练习“含瓶”张口运动。

4 味觉迟钝:对食物的味觉感降低,此现象发生需配合调节食物的口味,在治疗后将渐渐恢复。

二、治疗后:

1需定期至牙科门诊,以检查口腔卫生及有否蛀牙与病变。

2治疗结束后1年~3年内应尽量避免拔牙,若非拔牙不可,亦需经医师慎重检查后决定。

口腔癌放射治疗注意事项

1加强营养加强锻炼

患者放疗期间尤应注意维生素的补充,以及碘、锌、锶等微量元素的合理摄取。指导和鼓励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热量饮食,根据口味及时调整饮食种类,避免刺激性食物摄入,预防和减轻口腔黏膜病变的发生;在口腔黏膜溃疡合并感染时,鼓励患者尽量经口摄入营养物质,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适当补充铁或维生素B族。

2保持口腔清洁

每日三餐后用软毛刷刷牙,当口腔疼痛刷牙不彻底时,鼓励患者放疗前后,反复用冰生理盐水含漱,清洁口腔内食物残渣,可采用牙签除去食物填塞;对刷牙不便的患者作好口腔护理,动作要轻柔,以免加重口腔黏膜的损伤。

3. 预防感染

护士在查房中应仔细观察放疗期间患者口腔黏膜情况,及时、早期发现口腔黏膜病变,指导患者用0.9%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12U及维生素B121000ug漱口,4次/天,抑制口腔细菌黏附、生长,杀灭口腔内致病微生物,同时增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能力,加快溃疡面的愈合。

轻度的口腔黏膜损伤无需处理,当口腔黏膜溃疡、合并感染时,进饮食前可用表面麻醉剂喷雾,摄入食物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以减轻疼痛、增进饮食量。放疗前后用冰生理盐水含漱510min,放疗中口含冰快,减轻口腔黏膜充血,抑制疼痛。

做口腔护理时先行黏膜表面喷雾麻醉后再操作:对持续性剧痛患者,用0.2%利多卡因溶液行口腔黏膜喷雾,每510min l次,或遵医嘱适当用止疼药。

曾辉
曾辉 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六医院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