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刮痧疗法:疏通经络,强身健体
欢迎来到中山市五桂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采用刮痧疗法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刮痧疗法:疏通经络,强身健体一.刮痧作用机制:1.免疫作用。2.杀菌作用。3.消炎作用。4.营养作用。5.镇静作用。6.强壮作用。7.收敛作用。8.强心作用。
9.自身溶血作用。10.利尿,通便,发汗作用。
二.功用:
1.发汗解表:2.舒筋活络:3.消肿止痛:
4.清热解毒:5.调和气血:6.温经散寒:
7.行气活血:8.增强皮肤渗透性:
9.调和气血,改善脏腑功能:10.增强免疫功能:
三.刮痧取穴及疗程:
新病体力未衰,每次4-8个部位为宜。
体衰及年老妇幼者,以4-5个部位为宜。
慢性病不宜超过4个部位。
新病可以每日刮痧,第一次刮出红紫色瘀点为宜,忌见瘀斑。七天后才能再刮,此时可交换其他部位治疗,使其受伤的神经与肌肉皮肤有新生的机会。
久病和保健治疗每日可刮治1-2次,宜轻刮,按经络,神经走向刮痧,但手法宜轻,尽量拉长。
四.适应证
凡针灸,按摩适用之疾病均可使用刮痧疗法治疗。
五.保健刮痧法:
坚持定期刮拭,持之以恒,方可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1.人体分部保健刮痧法:
2.头面部:
取穴:头维到风池,百会到四神聪,太阳,承泣,攒竹到瞳子髎孤形线,巨髎,印堂,阳白。
刮法:先点按太阳穴,再刮头维至风池,重刮头维,风池。然后刮百会及四神聪,最后面部阳白,印堂,攒竹到瞳子髎弧形线,巨髎,承泣。平补平泄法。
3.颈肩腰背部:
取穴:风池到肩井,大椎到长强,脊柱两侧膀胱经。小儿主取华陀夹脊和膀胱经。
刮法:从上到下依次刮拭,用补泻兼施法。小儿手法宜轻。
4.胸腹部:
取穴:膻中,乳根,乳房周围,中脘,天枢,脐周,小腹重点是关元,气海。
刮法:从胸到腹刮拭,小腹全面刮拭,用补泻兼施法。
5.四肢部:
取穴:
上肢外侧: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曲池到商阳。手少阳三焦经天井到关冲。手太阳小肠经少海到少冲。
上肢内侧: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尺泽到少商。手厥阴心包经曲泽到中冲。手少阴心经少海到少冲。
下肢后外侧: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犊鼻到厉兑。足少阳胆经阳陵泉到足窍阴。足太阳膀胱经委中到少冲。
下肢内侧: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阴陵泉到隐白。足厥阴肝经膝关到大敦。足少阴肾经阴谷到涌泉。
刮法:依经循行方向刮拭,用平补平泻法。
6.睡前足底保健:
取穴:足底重点在大脑,小脑,颈,生殖腺,肾上腺,脾,胃,心,膀胱。
刮法:从重点区开始刮到全足,用平补平泻法。
7.全身保健刮痧法:
取穴:背部从大椎至长强,即脊柱及其两侧夹脊,膀胱经,胸腹正中线,天突至会阴及腹部两侧,百会,四神聪,足三里,涌泉。
刮法:先刮百会,四神聪30次,再刮拭背部七条线各20-30次,然后刮拭胸腹部各30次,最后刮拭足三里,涌泉各30-50次,用平补平泻法。每七日一次或二次。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