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银军 三甲
刘银军 副主任医师
中山市博爱医院 中医康复科

药酒保健:通经活络佳品,养生保健常用

3185人已读

欢迎来到中山市五桂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采用药酒保健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药酒保健:通经活络佳品,养生保健常用

酒为百药之长。小心:自制药酒中毒

一、药酒的起

药酒在中医方剂学上又称为酒剂。药酒是选配适当的中药,经过必要的加工,用度数适宜的白酒、黄酒或米酒为溶媒,浸泡或煎煮,使加入的中药有效成分溶出,去掉药渣,制成的具有治疗和滋补性质的澄清液体。也有在酿酒过程中,加入中药的。

药酒即是一种加入中药的酒。酒有它的自身作用,与中药材配伍,可以增强药力。用酒浸泡药物,可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借助酒势驱动药力,提高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利用,从而达到治疗各种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药酒在我国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剂型,在国内外医疗保健事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有目的地运用药酒,有意识地将药与酒配合,在我国也已有了悠久的历史。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酒方见于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书中记载内、外用药酒方30余首,用以治疗疽、蛇伤、疥瘙等疾病。由此可见,我国的药酒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发展。

二、药酒的特点

药酒用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已有相当长久的历史,近、现代更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

药酒的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配制简单:药酒配制简单,容易掌握,极适合于家庭制作。2.加减灵活:药酒配方保留了汤剂的灵活性,每个饮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加减调整配方,以适应个体需求。3.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治疗疾病,也可供养生保健之用。临床各科一百九十余种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均可使用药酒治疗,并可用于病后调养。药酒还具有养生保健、美容润肤之功效,经常饮用可延年益寿。
4
.药效易于发挥:酒本身具有药用价值,能通血脉行药势
《汉书》称酒为百药之长。利用酒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这一特性,将药物与酒结合起来,使药物的保健与治疗作用通过药酒这种形式充分发挥出来。
现代研究表明:酒中的主要成分:乙醇,是一种良好的溶媒,可溶解大部分水溶性物质,如生物碱、盐类、甙类等,也能溶解树脂、挥发油、内酯、芳烃类化合物等。因此,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大多能在酒中溶出,可以充分发挥药效。
另外,酒还具有行散气血、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服用药酒后可借酒的宣行药势之力,加快机体对药物的吸收,促进药物疗效的迅速发挥。研究表明,药酒一般要比汤剂的治疗作用快45倍。
5
.服用方便:药酒可供内服,也可供外用。药酒避免了汤剂天天煎煮的麻烦,省时省力,随用随取,使用便捷。药酒不同于中药其他剂型,可以缩小剂量,有些药酒方中,虽然药味庞杂,但制成药酒后,其药物中有效成分均溶于酒中,因此,服用量比汤剂、丸剂小,便于服用。药酒易于掌握剂量。汤剂一次服用有多有少,溶液浓度不一,而药酒是均匀的溶液,单位体积中的有效成分比较固定,按量服用,能有效地掌握治疗剂量。
6
.易于保存:研究证实,乙醇有防腐作用,还可延缓许多药物成分的水解,增强药剂的稳定性,所以药酒较其他剂型的药物容易保存。药酒只要配制得当,遮光密封保存,便可经久存放,不致发生腐败变质现象。同时,药酒剂量浓缩,方便携带。
7
.人们乐于接受:药酒有效成分溶出率高、剂量浓缩,因而节省药材、减少开支,人们乐于接受。药酒较为平和适口。大多数药酒中掺有糖和蜜,作为方剂的一个组成部分,糖和蜜具有一定的矫味作用,因而服用起来甘甜可口。习惯饮酒的人喜欢饮用,即使不习惯饮酒的人,因为避免了药物的苦涩气味,故也乐于接受。

三、药酒的用法

1.内服:一般以温服为好,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其剂量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各人饮酒的习惯来决定,一般每次服用1030毫升,每日早、晚饮用,或根据病情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及浓度调整。治疗性的药酒,病愈后一般不宜再服。滋补性药酒则需较长时间饮服,才能奏效。
2
.外用:一般用药酒直接擦涂患处,每日数次。

四、药酒的家庭制备

除专业厂家生产外,家庭中也可以自配自制药酒,许多人喜欢自己动手配制药酒。自行配制的药酒,除较为经济实惠外,还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特点选用药物,这样更有针对性,收效更加显著。
1
、药酒制备前的准备工作:
在制备药酒前,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
1要准备好配制药酒用的容器和加工器材等一切必备物品。
容器大小要按配制量而定。按照中医传统的习惯,煎煮中药一般选用沙锅,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一些金属如铁、铜、锡之类的器皿,煎煮药物时容易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器皿本身和药物及溶剂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性的正常发挥。所以配制药酒要用一些非金属的容器,诸如沙锅、瓦坛、瓷罐、玻璃器皿等。
1
2家庭自制药酒。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家庭制作的药酒配方,并不是所有药酒配方都适宜家庭制作,例如有毒副作用的中药材需经炮制后才能使用,如果对药性、剂量不清楚,又不懂药酒配制常识,最好选用适合自身情况的成方药酒,或请教中医师,切忌盲目配制、饮用药酒。
1
3按配方选用上等正宗中药材,切忌使用假冒伪劣药材。
对于民间验方中的中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规格,要防止同名异物而造成用药错误。购于药店的中药,多已经过加工炮制,无需特殊处理。自行采集的鲜药、生药往往还需要按要求加工炮制。药材先要洗净、晾干,然后粉碎,这样可以扩大药材与酒液的接触面,有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但也不宜粉碎得过细,以免破坏大量的药材细胞,使细胞内的不溶物质、黏液质等进入酒液,反而阻碍有效成分的扩散与溶解。制备酒剂的药材一般都要切成薄片或加工成粗颗粒。一般坚硬的皮、根、茎等植物药材可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草质茎、根可切成3厘米长碎段,种子类药材可以用棒击碎。
1
4目前用于配制药酒的酒类:
有白酒、医用乙醇,黄酒、葡萄酒、米酒和果露酒等多种,忌用工业乙醇。具体选用何种酒,要按配方需要和疾病而定。制作药酒以白酒最为常用。
白酒俗称烧酒,度数多在4560度,也有38度低度白酒。研究发现,药酒含20%的乙醇即有防腐作用,含40%以上的乙醇可延缓许多药物成分的水解,增强药酒的稳定性,可使药酒长期保存,不易变质。
一般认为制作药酒以5060度的米酒及优质烧酒较适合。因为酒的浓度过低,有效成分不易浸出,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药酒易变质。但酒的浓度过高,药材所含的少量水分反被吸收,使药材变坚硬,有效成分亦难析出。
用低度白酒、黄酒和米酒等时,浸出时间及次数宜适当延长和增加。酒与药物的比例,要视药材的吸水量而定。
药材吸水量高的,酒与药材重量之比大致为810∶1;药材吸水量少的,比例为57∶1
2
、药酒的制备方法
药酒制作法,古人早有论述,如《素问》中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法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乙醇含量一般在50%~60%,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乙醇含量在30%~50%,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制法的。
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根据我国古今医学文献资料和家传经验介绍,配制药酒的方法甚多,概括起来,目前一般常用的有如下几种。将处方中的药材碾成粗块,全部放入锅内,加水高出药面610厘米,浸渍46小时,加热煮沸12小时,过滤,再复煎一次,合并两次滤液,静置612小时,取上清液加热浓缩成稠状清膏,一般生药5千克煎成清膏1.52.5千克,待冷后加入与清膏等量的5060度白酒,搅拌均匀,放入瓶或缸内,密封7天左右,取上清液过滤,装瓶密封即可。此法用酒量少,服时酒味不重,但是易挥发的芳香性药物不宜煎煮。
2
1浸渍法,即直接用酒浸泡药物,制成药酒,包括冷浸和热浸两种。
2
2冷浸法。将处方中的药材打成粗粉,直接放入或装进布袋或麻袋中,放在适当的容器内,加入规定量的白酒或黄酒,一般为药材量的46倍,将容器加盖密封。浸渍时间,根据药物性质和要求而定,一般浸渍半个月左右,冬季更长些,然后压榨取液,过滤澄清,装瓶密封即可。冷浸法适用于有效成分易于浸出且药材量不多的情况,也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药材。
2
3热浸法。将处方中的药材打成粗粉,放在容器里,加入50度左右的白酒,一般为药材量的46倍,或根据处方规定量,然后隔水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酒会挥发,以见药面出现泡沫为度,立即离火,连酒带料倒入大口容器中,趁热时密封静置1015天,取上清液。残酒压榨取液,过滤澄清,与前上清液合并后装瓶备用。
热浸法适宜于药料众多,酒量有限或用冷浸法药材有效成分不易浸出的情况。浸法操作简单,设备简单,对含树脂、大量淀粉的药材尤其适宜。1将原料加水煎熬,过滤去渣,浓缩成药汁。有些药物如桑葚、梨、杨梅等,可以直接压榨,取得药汁。再将糯米蒸熟,把糯米饭、药汁和酒曲拌匀,置于干净容器内,加盖密封,尽量减少与空气接触,保持一定的温度,46天即成。
2
4渗漉法。是采用溶剂通过渗漉筒浸出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渗漉法不仅提取效率高,同时节约溶剂,是较常用的工业提取方法,但不宜用挥发性很强的溶剂。一般常用的溶剂为不同浓度的乙醇、酸性或碱性水等。家庭制备药酒多采用浸渍法,而渗漉法一般只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用。

五、制备药酒的注意事项

制备药酒有许多环节,除掌握其配制工艺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所配制的药酒与所要治疗的疾病相符,配制补酒也要根据本身气血的盛衰,五脏六腑的偏盛与不足,来选择适宜的药酒方。
2
每次配制药酒不宜过多,一般5千克左右。若病未愈,可再配制,这样可避免浪费。
3
处方内的药物一般不要任意改动或增减剂量,必要时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处理。
4
所用的药材必须洁净或新鲜。质次、伪劣者均不得使用。
5
凡配制药酒所用的一切用具、容器均要洁净、完好,并作必要的消毒处理。
6
配制时所用白酒、米酒、黄酒,应选用优质品。劣质的酒用于药酒,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7
在服用药酒前,应注意是否有变质、污染等异常现象和异味,如有,则不要使用,以免发生急性中毒。

六、药酒的贮存

药酒含有乙醇,不易变质,但如果贮存与保管不当,也会影响其疗效,甚至会引起药酒的变质或污染,不能再饮用。因此,对于服用药酒的人来说,掌握一定的贮存和保管药酒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1
配制药酒前,用来配制或盛装药酒的容器均应清洗干净,用开水煮沸消毒,或用75%的乙醇消毒。
2
当药酒配制完后,应及时装入有盖的容器中,最好是细口、长颈的玻璃瓶内,并将容器口密封好。
3
药酒宜选择贮存在温度变化不大的阴凉处,最佳温度为1015℃。不能与汽油、煤油以及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混放,以免药酒串味或受到污染,影响服用。并注意防火。
4
夏季贮存药酒要注意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强烈的光照可破坏药酒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使药效降低。冬季贮存药酒要注意贮存温度不应低于-5℃,特别是用黄酒或米酒配制的药酒,要避免受冻变质。
5
家庭自制的药酒,要贴上标签,并写明药酒的名称、配制时间、用量等内容,以免发生混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七、服用药酒的注意事项

药酒不是任何人都适用,还须因人而异。运用药酒治病与运用中药治病一样,各种药酒因其组成不同均有自己的特有性能和适用范围,因此药酒的应用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根据,依据一定的原则,正确使用,这样才可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随便乱用药酒,非但无益,而且有害。正确灵活地运用中药药酒,应根据以下原则来进行。
1
根据机体情况及所患疾病的性质、表现而选用不同药酒。
所选药酒要酒、气相投。无病之人,阴平阳秘,气血阴阳调和、饮食起居正常,可应用一些保健药酒。而有的人临床虽无表现,但其内在的阴阳已有不平衡之处,体质已有偏热、偏寒倾向,因此应用药酒要寒热适宜,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才能达到调治阴阳的目的。对于患者,应按八纲辨证分清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也要注意正治与反治,标本缓急,脏腑补泻。
2
因时、因地、因人灵活应用。
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所居地理位置和人的老幼、男女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酒并适时地调整服用方法和酒量。
3
用量要适度。
服用药酒,要根据人的耐受力,一般每次可饮用1030毫升,每日早晚各饮1次,或根据病情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和浓度而调整。总之,饮用不宜过多,按要求而定。平时习惯饮酒的人服用药酒的量可稍高于一般人,但要掌握分寸,不能过度。不习惯饮酒的人服用药酒时则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过渡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用冷开水稀释后服用。
4
药酒通常应在饭前或睡前服用,一般佐膳饮用,以使药物迅速吸收,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药酒以温饮为佳,以便更好发挥药物的温通补益作用,迅速发挥药效。
5
饮用药酒时,应避免不同治疗作用的药酒交叉使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服用某些西药时不宜饮酒,饮酒后不要服用下列药物。
大量饮酒并服用巴比妥类中枢神经抑制药会引起严重的中枢抑制。
精神安定剂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氯氮利眠宁、地西泮安定和抗过敏药物氯苯那敏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等如与酒同用,对中枢神经亦有协同抑制作用,轻则使人昏昏欲睡;重则使人血压降低,产生昏迷,甚至出现呼吸抑制而死亡。
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会因此而受到抑制。此时饮酒会因其分解乙醇的酶系统受抑制而使血液中的乙醛浓度增加,导致乙醛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血压下降等反应。
乙醇对凝血因子有抑制作用,会使末梢血管扩张,所以,酒与抗凝血药不宜同时服用。
乙醇的药酶诱导作用可使利福平分解加快,对肝脏的毒性增强;还可使苯妥英钠、氨基比林等药物的分解加快,从而降低了药物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服药期间宜戒酒,因为少量的酒即可使药酶分泌增多,使降血糖药物胰岛素、格列本脲优降糖等的疗效降低,以致达不到治疗效果。
大量饮用酒会抑制肝脏中药酶的分泌,使降糖药的作用增强,导致严重的低血糖,甚至昏迷、死亡。
心血管疾病患者服药期间宜戒酒,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高血压患者如果既饮酒又服用胍乙啶、肼苯达嗪等降压药或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氯噻酮等利尿药,则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服用帕吉林优降宁时则反应更为严重,会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甚至会出现高血压危象。
酗酒会增加和诱发多种药物的不良反应,酗酒者会发生乙醇性肝炎,如再服用甲氨蝶呤会干扰胆碱合成,加重肝损伤,使谷丙转氨酶升高,引起肝昏迷和呼吸抑制。
乙醇和阿司匹林都能抑制胃黏膜分泌,增加上皮细胞脱落,并破坏胃黏膜对酸的屏障作用,阻断维生素K在肝脏的作用,阻止凝血酶原在肝脏中的形成,引起出血性胃炎,促使胃出血加剧或导致胃穿孔等严重后果。
酒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会增强乙醇的精神毒性。而灰黄霉素与酒同用则易出现情绪异常及神经症状。酒与地高辛等洋地黄制剂同用,可因乙醇降低血钾浓度的作用,使机体对洋地黄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而导致中毒。
6
某些疾病忌饮酒过多。因此,下列患者服用药酒时也应注意:
肝病患者忌多饮酒。因为患者的肝功能不健全,解毒能力降低,饮酒会使乙醇在肝脏内积聚,使肝细胞受损伤而进一步失去解毒能力,加重病情。
高血压患者忌多饮酒。研究人员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着饮酒量的增多而逐步升高,血压升高愈大,患者心、脾、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也愈多,寿命愈短。大量饮酒者的血压明显高于不饮酒者,如停止饮酒可使血压下降,重新饮酒则血压回升。因此高血压患者宜戒酒,服用治疗药酒也应适量。
冠心病患者忌饮酒过多。大量饮酒会使酶的活性受抑制,从而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但每天规律性地少量饮酒,能使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有所减轻,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略升高,冠心病症状缓解。故冠心病患者饮酒应以少饮为宜。
中风患者忌饮酒过多。酗酒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如果饮酒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及吸烟这些危险因素存在,则中风发生率将会提高,而且发病也比不饮酒者早。因此节制饮酒可降低中风的危险性。而中风后遗症患者适宜饮用药酒,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骨折后忌大量饮酒活血。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大量饮白酒或药酒活血,可以起到活血作用,有利康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骨折后饮酒过多,会损害骨骼组织的新陈代谢,使其丧失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的能力。同时,乙醇还能影响药物的作用。因而骨折后不能饮酒过多,否则对骨折的愈合是十分不利的。但少量饮用药酒,则有助于骨折的早日愈合。
总之,饮用药酒要适用则用,不宜用则禁。同时用量要按要求或遵医嘱,切忌过饮滥饮。

八、药酒的作用

药酒包含有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后汉的班固谓酒为百药之长。酒性纯阳,走而不守,具宣散药力、通行经络、上窜巅顶、外达皮腠、旁通四肢的作用。酒之性味苦辛温有毒,与百药相宜,主行药势,散风活血,通脉行气,杀虫辟瘴,消冷积,祛寒气,和血养脾气,厚肠暖胃扶肝,燥湿痰开郁结,助肾兴阳发汗。主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痛,目肿痛,且能御寒,利小便坚大便,止水泻,又防治霍乱、疟疾等流行性疾病。对各种痛证、痹证、痿证、诸虚劳损、精神不振、肢体疼痛拘挛、胸痛彻背、劳累后体倦神乏,均有较好的效果,并可增强温阳散结、活血逐瘀药物之疗效,还可反佐或缓和苦寒药物的药性,减少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白酒中乙醇含量为50%~70%,还含有高级醇、脂肪酸、醛、酯类物质和少量挥发酸、不挥发酸等。黄酒乙醇含量为15%~20%,还含有机酸、糖类、酯类、醛类、多种氨基酸、糊精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米酒尚含较多糖类和有机酸等。酒对人体各系统都有影响,其利害与酒的种类、饮酒的数量和饮酒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且个体差异也大。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酒中所含的乙醇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基本上与麻醉药相似,故饮酒在一定程度上有促睡作用。少量饮酒使大脑抑制功能减弱,显出较长时间的兴奋,故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消除抑郁,调节心理状态,有益于心理的健康。也有人提出老年人睡前少量饮酒可睡得香甜,并能减少夜尿次数。关于酒对中枢系统的上述作用,现尚未有统一的观点。
2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少量饮酒可使心跳加快,扩张外周血管,促进循环。有资料表明,适量饮葡萄酒可增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而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可降低冠心病致死的危险性,并可防止或减少心绞痛发作。常饮葡萄酒的老年人死亡率明显低于不常饮用之人。但目前关于适量饮酒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认识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
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0
度左右的低度酒可使胃液及胃酸增加,能增加胃吸收功能而有开胃增加食欲之效。但饮20度以上的酒则抑制胃液的分泌,减衰胃蛋白酶的活性。高于40度的酒则对胃黏膜有强刺激性。过量饮酒可刺激呕吐中枢而引起恶心呕吐。药酒中药物的配入,是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配入酒中的药物不同,药酒的作用也不同。既有补益人体之阴、阳、气、血偏虚的补益性药酒,也有祛邪治病的治疗性药酒。补益性药酒主要作用有滋补气血、温肾壮阳、养胃生精、强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等。治疗性药酒,主要作用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清热解毒、养血活血、舒经通络等。每一种药酒都有不同的作用重点,都有其适用范围,难以尽述。

(二)舒筋活络强筋壮骨药酒

中国药酒在治疗风寒湿痹,中风后遗症等方面有独到的作用。在历代药酒方中,治疗关节疼痛、筋骨挛急,腰膝酸痛、中风偏瘫,跌打损伤的药酒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这些药酒方,多选用除风湿、舒筋活络的中药如:三七、川芎、丹参、杜仲、独活、山茱萸、牛膝、白花蛇及山楂、桃仁、红花、木瓜、蝮蛇等有药性的食物配制。

此类药酒药借酒势、酒助药力,相辅相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兴奋神经,改善机体代谢,增加血液循环的作用。

已有不少成酒,在商店里可买到,如用于骨肌损伤的跌打酒;用于风湿关节痛或风湿所致肌肉酸痛的有风湿酒,追风酒、风湿性骨痛酒、五加皮酒;风湿症状较轻可选用药性温和的木瓜酒、冯了性酒,养血愈风酒;风湿多年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可选用药性较猛的蕲蛇药酒、三蛇酒、五蛇酒等。

十、药酒疗法:适应症:

辨证:气虚血虚气血两虚肺虚肝肾不足脾肾两虚

骨科:筋骨疼痛关节疼痛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四肢麻木腰腿痛痉证跌打损伤膝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踝关节扭伤软组织损伤胫骨骨膜炎肱骨外上髁炎腰肌劳损手足拘挛身体强直肢体不温

五官科:视力减退青光眼目眩目涩目赤肿痛中耳炎眩晕耳鸣耳聋健忘音哑牙痛龋齿舌炎五官科疾病药酒咽痛咽干口干喉痹口疮流泪腮腺炎鼻衄

外科;痔疮瘿瘤瘰疠犬咬伤流注毒蛇咬伤皮肤溃疡冻疮

皮肤科;稻田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皮炎湿疹疥疮荨麻疹脚气鹅掌风银屑病面容憔悴白发斑秃润肤乌发皮肤瘙痒症汗疱疹毛发枯萎肌肤粗糙面色萎黄牛皮癣麻疹风疹黄褐斑面色晦暗阴痒

内科;腹泻脱肛腹痛高血压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中风反应性关节炎成人斯蒂尔病贫血;;心悸:;安神夏季热消渴多汗消化不良便秘咳嗽喘证多梦失眠消化道出血咯血肠痈肺痈便溏早衰黄疸呕吐颤证腹胀慢性支气管炎尿失禁遗尿三叉神经痛胃痛

妇科;白带更年期综合征恶露不尽产后便秘乳痈胎动不安妊娠腰痛乳头皲裂乳痛产后身痛妊娠腹痛崩漏流产不孕症带下月经不调闭经乳腺炎

男科:男性疾病防治药遗精阳痿不育症尿频淋证尿石症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刘银军
刘银军 副主任医师
中山市博爱医院 中医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