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震荡,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脑震荡是最常见,同时也是最令人迷惑的脑外伤。它常在头部遭受轻度暴力的打击后产生,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近事遗忘。
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轻型脑损伤,无明确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腰穿、头颅CT或MRI检查无异常发现。除了伤者主诉症状之外,目前尚无临床诊断或鉴定检验的客观指标,因此涉及脑震荡的临床诊断就显得较为复杂和难以把握。
一、如何“确证”短暂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脑震荡的特征性症状,是诊断脑震荡的必要条件。它的特点是伤后立即出现并迅速达到高峰,主要表现为神志恍惚或完全昏迷,持续数秒、数分钟、十数分钟或更久,但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在此期间内,可有皮肤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肌张力降低、各种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表现,但很快随意识恢复而消失。
了解损伤机制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意识障碍。脑震荡时意识障碍的本质是外力的冲击波使脑干网状结构受损,而脑干贴近颅底的斜坡、蝶枕结构上,外力引起的骨性震荡波容易造成脑干的损伤。额面部的骨板形态及各种窦腔能吸收较多的震荡波, 除了极大的外力之外, 一般不会引起意识障碍;面部受外力作用致使头部发生强烈旋转时则易发生脑干损伤而出现意识障碍。
在确定有否意识障碍时,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①有否有意识障碍的表现症状;
②时间最长不会超过30分钟;
③该意识障碍除有伤者事后自述外,是否有旁观者的证实;
④意识障碍其间可有一些无意识的行为,但绝对不可能完成有目的的复杂行为。如:某人被他人打倒在地后,而嘴巴却在不停地骂人。我们据此便可推断该人当时没有发生意识障碍。
脑震荡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多数在数分钟至十几分钟之间,最长不超过半小时。首诊医师一般不能在伤后半小时内接触伤者,有关意识障碍的资料主要来自于伤者就医时的主诉和现场人员的描述。前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能会夸大伤情, 后者无专业医学知识, 不能准确判断伤者“昏倒”是否真实。
二、如何“确证”近事遗忘?
所谓逆行性遗忘,是指遗忘的时间界限扩展到颅脑外伤所致的 意识障碍之前,通常为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例如斗殴事件或车祸导致脑震荡昏迷的伤者,醒后忘记了伤前自己是如何被人打倒在地上或发生车祸外伤后自己怎么到了医院或自己都做了什么。这就是逆行性遗忘。所谓顺行性遗忘,在时间界限上,是指颅脑外伤后发生一段时间中经历的遗忘,不仅遗忘了有意识障碍的那段情况,而且意识恢复后,如果大脑已遭受了严重的损害,则表现为识记的严重困难,任何外界事物的印象,都不能在脑中保留记忆,一过即忘,但对颅脑外伤前的远事,尚记得一清二楚。了解伤者当时对外界的认识,如询问伤者昏迷多长时间?是谁送你去医院的?了解伤者能否确切地回答当时处于“昏迷”中的问题,如:怎么倒下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谁叫你?是谁救了你等。
因头部外伤后在相对较长时间内多数遗留外伤的征象如头皮血肿、头皮裂伤等,这是首诊医师可以客观检查的,但要注意拳脚等钝性暴力作用于头部时,往往并不留下明显头部外伤的征象。
三、休息与处置
脑震荡患者一般需休息3-7天,减少外界刺激,注意脑力休息,少思考问题,不阅读长篇读物,避免长时间看电视,同时劝解患者消除对脑展荡的恐惧心理,多数患者在2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对于急性期回家的病人,应嘱家属密切观察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等症状,如有情况应及时来院检查。对于头痛、头昏、失眠较严重的患者,可适当选用不良反应较少的镇痛、镇静剂,如颅痛定、布洛芬、 安定和神经功能改善药谷维素、脑复康以及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等对症治疗,避免使用吗啡类药物以免影响病情观察。
本文系胡永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胡永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