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永珍 三甲
胡永珍 副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微创,微创,微创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

2312人已读
椎管内肿瘤,分为髓内与髓外肿瘤,可发生在椎管任何部位,可引起脊髓损伤,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极其重要
椎管内肿瘤可发生于脊髓的任何节段,胸段约占42%,颈段约占26%,腰段及马尾神经各占14%,脊髓圆锥区约占4%
椎管内以良性病变居多,且髓外硬膜下肿瘤所占比例为60%~70%,又以神经鞘瘤和脊膜瘤较为多见,瘤体常常位于脊髓的腹外侧、背外侧或侧方生长,经一侧半椎板切开即可使瘤体可获得良好的显露,将肿瘤完整切除,除非肿瘤沿椎间孔向外生长且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
u=1933833075,381246356&fm=26&gp=0.jpg
目前,椎管内肿瘤手术中椎板处理方法有全椎板切除、扩大椎板切除、椎板切除成形、半椎板切除等,但关键是完全切除肿瘤且脊柱正常结构破坏较少,脊柱稳定性良好。
u=1612825326,3426260570&fm=26&gp=0.jpg
传统正中全椎板切除,可充分暴露肿瘤与脊髓,但后部椎板全部打开,破坏了脊柱后柱结构的稳定性,引起局部神经根及硬膜囊与后肌层粘连,甚至引起骨质增生,造成椎管狭窄。而半椎板切除既能保证切除肿瘤,又对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少。
手术方法
术前在X线透视下,亚甲蓝做肿瘤定位标记。取俯卧位,颈段肿瘤需头架固定,所有病人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手术。

66c3a2e34b414599b881ff5b16dbb12a.jpg

取后正中直切口,逐层切开,到蓝染棘突时,以蓝染棘突为中心严格在骨膜下分离病变侧棘突的椎旁肌,不损伤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对侧的椎旁肌附着点,暴露范围向外不超过关节突的外侧缘,用半椎板牵开器牵开椎旁肌显露术区。据肿瘤大小以椎板咬骨钳去除宽1.5~2.0 cm的椎板,外侧尽量保留小关节突,内侧至棘突基底部,用神经钩分离黄韧带与硬脊膜,去除黄韧带显露硬脊膜。然后,显微镜下充分止血后,剪开肿瘤侧硬脊膜并悬吊两侧硬脊膜。

timg64IMRY7Z.jpg

首先分离肿瘤表面的蛛网膜及其上下极,瘤内减压后分块切除,操作时,需注意隔离好肿瘤切除组织以防止其种植或污染,离断肿瘤的供血动脉,再沿着肿瘤的上级或下极逐渐与脊髓分离并切除肿瘤。仔细止血后使用无损伤缝合线,保证连续严密缝合硬脊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区后,将免缝人工硬脑膜贴附在缝合后的硬脊膜表面,将肌肉缝合在棘间韧带上,筋膜缝合在棘上韧带上,其它逐层缝合。
脊柱稳定性
生物力学研究证实脊柱后柱和中柱共同承受人体60%的纵向载荷,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u=3438196819,2283284050&fm=26&gp=0.jpg

椎弓根:是连接椎体与椎弓之间的力学组织,椎弓根通过后方的弓形结构对椎体后壁起支撑作用。
关节突关节:由上下椎体相邻的关节突组成,属于滑膜关节,关节囊韧带非常坚硬,是主要的承重组织,特别是在扭转时,关节囊和韧带都能承受较大的载荷。
椎板:与黄韧带一起构成椎管的后壁,术中多节段切除椎板的病人,术后短期症状能缓解,但下地行走后不久,就会出现腰腿痛,可见椎板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则能限制脊柱的屈曲和过伸。
既往,椎管内肿瘤多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主要切除的组织有脊柱后部的棘突、双侧椎板、椎弓根、双侧肌肉、韧带等,有时候还需要咬除部分关节突关节,虽然充分暴露了手术视野,达到充分减压的效果,却极大地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手术创伤大,术后卧床时间长,会产生远期并发症,例如脊柱的后突、侧突畸形。
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病变,可以保护肌肉、韧带附着点及脊柱后柱的稳定性。此种方法将骨窗限制在一侧椎板,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外侧关节突未受影响,并且完整保存了对侧组织的生理结构,基本保留了椎管的环形结构,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椎体后部结构的完整性,脊柱的稳定性几乎不受影响。
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髓外肿瘤的特点
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脊柱稳定性较好,能够很好地维持脊柱矢状排列,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与传统全椎板切除入路相比,半椎板入路仅分离病灶部位一侧的椎旁肌,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棘突均未受到损伤,并且对侧椎旁肌、韧带均保留完整。因为神经纤维在棘上和棘间韧带分布较多,对腰部肌肉收缩有调节作用,脊柱的细微活动和姿势的维持,棘上、棘间负荷分配的协调均依靠神经反射起作用,并且不引起疲劳,对脊柱的稳定起积极作用,所以不损伤韧带对病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且仅切除病侧部分椎板能保留脊柱结构
半椎板入路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脊柱结构,对脊柱周围的神经肌肉损伤较小,有利于维护脊柱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术后脊柱畸形,能够达到与椎板成形复位术相同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丁崇学,潘红利,范雁东,李彦东,王金龙,罗坤.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24(10):598-601.
[2] 常西海,王宝鹏,李福东,等. 椎板潜行减压椎管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5):1199-1200.
[3] 胡永珍,王殿洪,李国忠. 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18(7):311-313 .
[4] Denis F. The three column spin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classification of acute spinal trauma [J]. Spine (Phila Pa1976), 1983, 8(8): 817-831.
[6] 刘加贝,李 忱,顾 锐,等. 经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操作摘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2013,39(5):991-994.
[7] Oktem IS, Akdemir H, Kurtsoy A, et al. Hemila minectomyfor the removal of the spinal lesions [J]. Spinal Cord, 2000,38(2): 92-96.
[8] Naganawa T, Miyamoto K, Hosoe H, et al. Hemila minectomy for the removal of extramedullary or extradural spinalcord tumors: medium to long- term clinical outcomes [J].Yonsei Med J, 2011, 52(1): 121-129.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视频或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或参考文献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我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胡永珍
胡永珍 副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