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水长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一种微创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

发表者:郑水长 人已读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正中神经通过无弹性的腕管时受到压迫而发生的单发性神经疾病。CTS 是临床报道中最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多发生于 30~60 岁人群发生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包括外源性压迫、腕管变小或腕管内容物增多、体积变大。怀孕、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腕部创伤等均可患腕管综合征。还有一些患者,虽然没有上述疾病,但是由于长期过度用力使用腕部,如木工、厨工等,腕管内压力反复出现急剧变化也会使正中神经发生慢性损伤从而出现腕管综合征。

腕管是腕部的一个骨-纤维隧道,由腕骨及腕骨间韧带联合体构成其底和两侧壁,顶部则由腕横韧带覆盖。腕管内包含 9 条肌腱,即拇长屈肌腱以及屈指浅、深肌腱各四条。正中神经位于最浅层,直接处于腕横韧带下方。

腕管综合征常见症状包括正中神经支配区(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感觉异常和/或麻木。夜间手指麻木很多时候是腕管综合征的首发症状,许多患者均有夜间手指麻醒的经历。很多患者手指麻木的不适可通过改变上肢的姿势或甩手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在白天从事某些活动也会引起手指麻木的加重,如做针线活,驾车,长时间手持电话或长时间手持书本阅读。部分患者早期只感到中指或中环指指尖麻木不适,而到后期才感觉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均出现麻木不适。某些患者也会有前臂甚至整个上肢的麻木或感觉异常,甚至感觉这些症状为主要不适。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出现明确的手指感觉减退或散失,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萎缩或力弱。患者可出现大鱼际最桡侧肌肉萎缩,拇指不灵活,与其他手指对捏的力量下降甚至不能完成对捏动作

非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症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动和皮质类固醇注射等。

医生常常建议患者采用支具制动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常用的是预制好的支具,佩戴后腕关节被控制在背伸30度位。但这样的背伸角度会增加腕管内压力。有研究证实,腕管综合症患者腕管内压力增高,腕关节背伸时压力进一步增加。控制症状的最有效体位是中立位。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可以降低腕管内压力,但最利于手功能发挥的腕关节位置是背伸30度位。考虑到中立位不利于手工能发挥,因此,一般的建议是白天不固定,晚上用支具将腕关节固定在中立位。

口服消炎药和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也是常用方法,文献报告成功率不一。

手术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则要考虑手术治疗。多种手术方法,包括各种切开手术、小切口减压及内窥镜手术等。 对于腕部结构有损伤、有占位性病变、有滑膜病变、需二次松解减压者,最好还是做切开松解减压,而且还是长切口,以便能实施附加手术。使用短切口出现问题时,如操作困难、难于直视等,也应该延长切口,变短切口为长切口,以免发生意外。

内窥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切口小,创伤小,可以避免术后切口不适等问题。 如果视野不充分,应改为切开手术。

我院开展的小切口切开减压手术,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率。该手术直视下松解,切口与关节镜切口相当,避免了关节镜手术神经损伤及松解不彻底的缺点,手术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典型病例:患者女,50岁,主诉:双手麻木不适,持物不稳6月。入院后诊断为双侧腕管综合征,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术后恢复良好。


1双手术前切口设计

IMG_20161104_092814.gif

2双手术中切口

IMG_20161104_100349.gifIMG_20161104_105655.gif

3双手术后缝合情况

IMG_20161104_101308.gif

本文是郑水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