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性早熟,你认识多少?
导读:媒体接二连三对“镉大米”、“塑化剂”、“催熟鸡肉”等事件的报道,激起了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由此引发的儿童“性早熟”话题,更是牵动了亿万中国妈妈的神经,给不少家庭带来了担忧和焦虑。小儿内分泌专家指出,现在吃的、用的、看的,很多不经意的刺激因素都可能存在潜在的引起孩子性早熟的危险性。而性早熟的儿童最终可能会影响到成年后的身高,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将比同龄伙伴矮约5-15厘米。而且早发育的孩子,常常还会有心理上的压力,甚至过早关注异性。因而专家呼吁,应该让孩子踏准青春的步伐,不早不晚地进入青春期。
什么是儿童性早熟
医学上对儿童性早熟的定义是:
1.女孩8周岁以前乳房增大,
2.男孩9周岁以前睾丸增大,
3.女孩10周岁以前月经初潮。
作为家长,要重视观察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体格改变和性器官发育变化,如果启动过早、过程特别迅速的,一定要及时就诊,让医生协助判断是否为性早熟。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早”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于性早熟年龄的界定并非绝对。人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很难确定青春期发育开始的正常和早熟时间的绝对界限。
儿童性早熟的危害
1.性早熟儿童在短期内身高突增,但由于骨骼过早发育,骨骺提前闭合,生长周期缩短,导致最终身材矮小。
2.过早发育会给实际年龄尚未成熟的患儿带来严重的心理隐患。例如不一样的体型,常导致他们被同龄人歧视、排斥,容易诱发抑郁、焦虑、自卑、恐惧,对日后心理健康产生长久不良影响;
3.性早熟的儿童已经具备等同于成年人的生殖能力,但由于心理不成熟、自控能力差、社会阅历少,可能导致早恋、过早性行为,继而引发早孕、堕胎、和传染性病的危险,给他们带来更多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
4.部分儿童性早熟是由于特定疾病导致的,如颅内肿瘤、卵巢肿瘤、睾丸肿瘤等,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可能导致更多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5.性早熟女性长年后性激素靶器官如乳房、子宫、卵巢等生殖系统器官肿瘤发生风险增大。
儿童性早熟的检查
1.基础状态下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具有重要的筛查价值,如果LH < 0.1IU/L,提示还没有中枢性青春发动,而如果LH > 5.0 IU/L,则几乎可以肯定已存在中枢性发动。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是基本筛查内容,这是鉴别有无分泌HCG生殖细胞瘤的重要线索。
3.对于性腺轴功能已启动而基础LH不升高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是重要的检查手段。激发峰值LH > 5.0 IU/L时提示为中枢性性早熟。
4.生殖系统超声有助于判断是否进入青春发育状态,女性的标志为单侧卵巢容积≧1ml、并可见多个直径>4mm的卵泡,男性性腺发育标志为睾丸容积≧4ml。
5.骨龄检查对于预测成年身高和明确用药指征的重要依据。
6.如果确诊或怀疑中枢性性早熟,头颅CT或MRI检查有助于发现病变。
性早熟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一、饮食。
儿科内分泌医生为您列两张清单,一张是禁止孩子吃的,还有一张是高危食品(尽量少吃)的清单。
1.禁止吃的食物——蜂蜜、燕窝、人参等滋补品。孩子机体代谢很旺盛,只要平时正常饮食,完全可以提供他们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只会营养过剩,不要担心营养不良,补品只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像蜂蜜,雌激素含量高,小孩不能碰。
2.尽量少吃的食物——豆浆、甲鱼、鳗、膨化食品、饮料。有些食物可以吃,但不能多吃,属于性早熟的高危食物:“少吃豆浆、膨化油炸食品、饮料,很多家长都能理解。但说到鸡鸭鱼虾,他们确实很困惑。怎么知道哪些是吃了激素的,哪些不是?现在菜场里卖的鸡、鸭、鱼、虾,基本都是专业养殖的,难道都不能给孩子吃了吗?这么一来,没有可以吃的东西了。”哪些鸡鸭鱼虾是吃了激素的,不但家长没法分辨,医生同样也没法分辨。“家长能做的,是让孩子平衡饮食,每样荤菜换着吃,每次少吃一点,不要经常给孩子吃同一样东西。不同食物沉积的激素含量与种类都不同,打个比方,假如半斤牛肉里沉积了2克的一种激素,一条鲫鱼中沉积了3克的另一种激素,一斤鸡肉里沉积了4克的其他激素,如果换着吃,可以尽可能减少单一激素的摄入。另外,家长不要担心孩子营养不够,荤菜少吃点,比如一餐虾吃六七只,鱼吃几筷子,牛肉吃几片,足够了!”
二、生活习惯。
除了饮食方面要注意外,预防性早熟在生活习惯方面也要注意,比如不要让孩子过多接触电脑、电视、手机等。一来,现在许多节目中男女接吻、抚摸等镜头多,被孩子看到,会刺激孩子的神经垂体,分泌很多激素。二来,电子产品的辐射和亮光,也会刺激神经垂体,从而开启性早熟的开关。另外塑料制品,小孩也要少接触,塑料制品中含有塑化剂,它是一种类雌激素物质。第三,晚上睡觉不要开夜灯,开夜灯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导致性早熟。
三、运动。
性早熟,很多是因营养过剩、肥胖引起,所以体育锻炼也很重要。脂肪组织是内分泌器官之一,会分泌雌激素。通过运动,燃烧脂肪,也可以降低孩子的激素水平。推荐的体育锻炼是跳绳、游泳、打球等运动。跳绳最好每天1000个,上午500个,下午500个。游泳每次至少半个小时。
如何防范性早熟
性早熟固然令父母烦恼,可是如果及时加以防治的话,是可以避免的。
1.由于儿童、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十分要注意饮食营养。每天都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以保证身体增长需要。但是儿童不宜药物进补,人参、蜂王浆等滋补品不宜在儿童期服用。这个问题应引起溺爱孩子的父母和祖父母的重视。
2.要教育孩子不要随便服药。临床上,很多假性性早熟的孩子是因误服了避孕药而引起的。因此一方面家里的避孕药要妥善保管。杜绝孩子误服的可能,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不能随便乱服药。
3.注意孩子的生长发育。很多性早熟孩子都是在洗澡时被发现有异常体征,如乳头色素加深、隆起,出现短小的阴毛等,也有些被发现较晚。有的孩子往往不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人带养。因此,父母更要关心孩子生长发育的情况,可以通过给孩子洗澡,发现孩子的性发育是否有异常。
4.心理上消除顾虑。首先父母应懂得些医学知识,了解孩子的性早熟不过是生理性发育提前而已,不必惊慌。并且可以把这些知识和道理告诉孩子,解除孩子的思想顾虑,减轻思想负担,不必害羞,也不要有自卑感,还要注意月经期的生理卫生,懂得乳房、生殖器等部位的自我保护。
5.药物治疗。性早熟的孩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治疗性早熟的药物。用药目的在于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以停止第二性征发育及月经来潮;预防骨骼因过早闭合而导致身材矮小。少数由于肾上腺或甲状腺疾患引起性早熟的孩子,亦可进行相应的激素治疗。若性早熟是由于肿瘤引起,一旦明确诊断,即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对比一下您的孩子早熟了吗?
︾
1.女孩8周岁以前乳房发育。
2.男孩9周岁以前睾丸增大。
3.女孩10周岁以前月经初潮。
经医院检查骨龄提前,性激素比同年龄儿童增高需要注意性早熟!
对比一下您的孩子身高达标了吗?
︾
比同龄孩子矮半头、一直坐班级第一排、一年长不到5厘米?
如果周岁矮于2个标准差,如果达到了性早熟的标准,请尽快带孩子就诊。
本文是黄崇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