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佳伟 三甲
徐佳伟 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儿科

简单认识儿童微量元素测定

3307人已读

随着人群生活质量的提高,儿童偏食、挑食越来越常见,偏食、挑食常常导致儿童体内的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或者打算为孩子测定体内的微量元素。

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有那些呢?他们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为关注儿童生长的家长们简单介绍一下。

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氟、钼、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

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比较明确的是约30%的疾病直接是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所致。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可促进血液凝固,参与心脏和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完成神经系统传导,维持细胞的通透性,对多种酶有激活作用。血钙不足时,身体会自动将骨骼与牙齿中的钙溶解到血液中,以保持血钙浓度的相对平衡,这就是为什么测过血钙,不缺钙还有缺钙现象,就是这个原因。缺钙会出现:不易入睡、不易进入深睡状态,入睡后爱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多汗;阵发性腹痛、腹泻,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鸡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厌食、偏食;白天烦躁、坐立不安;智力发育迟、说话晚;学步晚,13个月后才开始学步;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牙齿排列稀疏、不整齐、不紧密,牙齿呈黑尖形或锯齿形;头发稀疏;健康状况不好,容易感冒等。

铁是人体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之一,正常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约为70mg/Kg,可供出生后4个月内之用.乳母贫血直接影响宝宝的健康,所以母乳喂养的妈妈一定要补充足量的铁,以保证宝宝的健康与聪明。缺铁的危害:铁缺乏会引起血红细胞减少,产生缺铁性贫血,免疫力下降,宝宝容易生病,使体格和智能发育受到影响。长期缺铁,宝宝患自闭症概率高与其它正常宝宝;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锌是体内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又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的作用,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锌对促进孩子大脑及智力发育、增强免疫力、改善味觉和食欲至关重要。锌摄入不足的不良反应:长期锌摄入不足,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或拒食,味觉减退、异食癖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等情况。出现生长迟滞或停止,湿疹,在相对黑暗的地方看不清东西,严重时还会出现角膜混浊。长期缺锌会影响神经系统,表现为急躁、嗜睡、抑郁,会影响学习能力、记忆力等。青春期后还会出现性发育延迟,成人后可以导致不孕不育等。

碘主要参与合成甲状腺素。缺点的主要危害是影响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损害和体格发育障碍,表现为以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神经-甲低综合征。

锰是人体内各种酶的组成成分,许多酶的激活物;参加糖类和脂质代谢,且在蛋白质、DNA和RNA合成中起作用;对个体生长、发育、繁殖和内分泌有影响;参与造血过程,改善机体对铜的利用;能促进生长发育和性成熟,促进骨的钙化过程;抗衰老和预防癌症的作用;促进维生素B,在肝脏中的积累。

硒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对机体的免疫力和杀菌力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液免疫(B细胞和抗体水平),协助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消灭细菌和癌细胞;可以吞食自由基的最有效的物质,保护细胞膜不受自由基的破坏,保护细胞核和基因成分的完整性;还可以抑制由于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分解而引起的细胞癌变,能阻断因化学致癌物诱发细胞癌变的发展过程;又具有抗金属毒物的作用,能消除食物或环境中由于汞、铜、砷等污染而产生的毒性;能够保护红细胞,预防心肌炎。

氟可预防龋齿和老年性骨质疏松;也可直接刺激细胞膜中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或磷脂酶C,启动细胞内cAMP或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引起广泛生物效应。

钼是固氮酶和某些氧化还原酶的活性组分;同时参与氮分子的活化和黄嘌呤、硝酸盐及亚硫酸盐的代谢。

钴对铁的代谢、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发育成熟等有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B,z的必需组分;对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血红蛋白的合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铬中的三价铬离子能促进糖类和脂肪的代谢,帮助胰岛素发挥作用;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蛋白质代谢合成,促进生长发育。

镍参与代谢及组成细胞膜;具有刺激生血机能的作用,能促进红细胞的再生;维持凝血过程中易变因子的稳定性。

钒与骨和牙齿正常发育及钙化有关,能增强牙对龋牙的抵抗力;可促进糖类代谢;刺激钒酸盐依赖性NADPH氧化反应;增强脂蛋白脂酶活性,加快腺苷酸环化酶活化和氨基酸转化;促进红细胞生长。

锶能够促进人体对代谢产物的分解,疏通血管,并能改善血管功能与构造,恢复弹性;降解人体对钠的过度吸收,从而起到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的作用;亲骨性元素,被人体吸收后直接参与钙代谢,起到生骨、壮骨的作用;有效增强肾细胞活性,促进气血运行,调理人体健康状态;调节人体代谢平衡。

既然微量元素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的关系如此密切,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检查微量元素呢?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儿童都需要进行微量元素的检测的。因为微量元素检测仅仅只是一种参考,检查结果都只能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之一。一般6个月龄以后的孩子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临床症状结合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等)、喂养情况等才考虑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主要是看其临床症状而不是只看检测数据。当孩子出现个别数值轻度异常时并不能说明孩子的微量元素缺乏,临床表现更加重要,如锌缺乏的孩子会表现为厌食、生长发育落后、抵抗力差等症状;血铅过高可有免疫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智商水平下降或体格生长迟缓等症状;缺铁的儿童多表现乏力、多动、食欲差、伤口易感染。缺锌则表现为口腔溃疡、挑食,睡眠质量差、夜惊、枕秃,则是由于缺乏钙元素且一段时间内没有补充过维生素D所致;如果没有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即使个别数值轻度异常也是正常的。而如果孩子生长发育良好就没有必要常规做微量元素检测。

一般而言,只要正常进食,合理搭配膳食,孩子就不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婴幼儿期的宝宝,按照医嘱补充维生素,按时添加辅食,应该不会缺乏微量元素。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可以通过食物补充,通常一周内就可以达到正常指标,例如,缺铁可多吃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肉类,并注意补充维生素C;补锌可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及贝壳类海产品;补碘可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等补充。盲目给孩子服用补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非但机体可能不吸收,还容易出现各种微量元素间的相互拮抗问题,如钙和锌会影响铁的吸收率,铁也会降低锌的吸收率。而且,微量元素补充过量还可能使人中毒。

因此在对儿童进行合理的膳食安排的同时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是否有微量元素缺乏的临床表现,当出现微量元素的缺乏表现时可以进行微量元素的检测,并根据检查结果遵照医生指导进行食物或药物补充。

徐佳伟
徐佳伟 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