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姚保石 三甲
姚保石 副主任医师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普外科

淋巴漏

10431人已读

从病理、生理角度分析,淋巴液漏出性疾病患者均需具备2 个基本条件: ①淋巴循环途径的破坏或中断。②破损部位淋巴液压力大于组织液压力或体腔内压。

治疗上基本原则有充分引流,局部加压,应用阿托品,微波照射,局部放疗,手术结扎等。对于充分引流和加压包扎的机理本人倾向于认为可能因局部压力大于淋巴液压力,阻止外漏,细胞之间紧密接触,从而加速创面愈合,淋巴管再生,同时,远端的组织淋巴管也会因组织液的回流受阻而加快代偿性增生过程,防止过多的液体积聚也可以预防感染,促进切口愈合,加压包扎以不应影响局部血运和功能为宜。阿托品治疗的机理可能有:淋巴管的支配神经纤维主要来自植物神经,属副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胆碱能神经),其末梢颁布在管壁上,以调节淋巴管的收缩或扩张,并间接调节淋巴液的生成。阿托品为阻断M-胆碱能受体的药物,能抑制淋巴液的生成,临床观察到阿托品用量不超过3mg时,除稍有口干外,其它不良反应极少,比较安全可靠,其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微波治疗照射切口区可使局部温度升高,促进淋巴回流与淋巴管再生,辅以活血化瘀药物也有一定疗效。放疗可能机理为使创面破损,淋巴管纤维化与管腔闭塞。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姚保石
姚保石 副主任医师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