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长青 三甲
赵长青 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耳鼻喉科

医学、医疗、医生面面观——《临床随笔》访谈录

2849人已读

关于《临床随笔》的采访提纲

注:以下内容系不久前相关媒体记者就《临床随笔》出版及其相关内容进行的一次采访的初稿,摘录于此,供与各位分享。相关视频参见山西报业集团视频栏目。谢谢。
1
、一提到医学、医生,我们都有一种敬畏之心,那医学书籍,对于外行来说,就是深奥的文字密码,赵院长,您的这本《耳鼻咽喉医生临床随笔》,给我的第一印象倒是更亲和,这本书的最大看点、最大价值在哪里?随笔的通俗性,轻松的口吻。看点在于如何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医学,看医生,所谓一叶知秋或略见一斑。最大的价值在于给大众展示医学,医疗,医生的鲜为人知的另外一面,加深大家对三医的了解,为建立完善健康卫生的战略决策做出努力。
2、出版图书可是一件系统工程,赵院长,当初是什么触动了您,明确了这本书的选题?起初的想法:当医生跟做其它任何事情一样,要投入做有心人。平时工作中或工作之余的所思所想应该记录下来以便日后进一步的回味反思,提炼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后来的设想或计划:一方面三医需要大众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作为医者也需要加强多方面的修养,特别是人文修养,以便彼此有效沟通。这就是我在前言中开门见山提到的医学人文的核心问题。
再后来的选题:有了初步的想法了,但是怎么把这些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下即兴发挥记录下来的材料加以去粗取精进一步的升华,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作家一般不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太过于专业,但是医学专业工作者又都忙于日常工作,实在无暇估计这些看似杂七杂八的内容,因为与晋升提拔毫无关系。
送出版社敲定题目:外科医生与人文情怀,前一半显得有点局限,后一半显得有点故弄玄虚;临床医生随笔,显得有点宽泛;最后选定“耳鼻咽喉医生 临床随笔”,界定在耳鼻咽喉科,落笔在临床随笔,既有侧重也有看点。

3
、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您在这本书中准备给读者什么样的健康卫生的理念?防患于未然,治未病。这都是浅显易懂的道理。所以,唤起了大众的健康意识,从正常状态下的关注到亚健康的管理再到疾病的干预,主动权在大众。大家都注意某一问题了,必定有更深刻的理解,那么医生的利益不仅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得到保护。举例:病史提供的局限性片面性等冰山一角对疾病诊治是难题,但是如果唤起了大众的健康理念或意识,那么医治疾病就不在是医生唱独角戏了,彼此有效的互动,是提供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从长远看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了。
4
、在您的这本书中,我注意到有一个部分是关于人文情怀的,这样的一种情怀伴随了您的成长,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您的从医生涯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讲一些小案例)一方面是医学美学哲学方面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文史哲的思考与实践,比如,“看得舒服”,是一种朴素的美学观念,做切口包扎伤口等,又比如,实践中典型案例的提炼等实践论的观点和做法等。另外一方面是这些作为医者的表现所得到的回报,比如,一家子几代人同找一位医生就医。概况起来,人文情怀的素养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过程,科研方面大到国家级课题的申报,国内外会议的发言,小到论文的撰写发表,临床方面大到治疗方法的创新小到一个术式的改进,无不包含着理论的传承与发扬等富含哲学思想的内容。

案例1. 科研: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自然科学的研究,要发现其中的奥秘,比如机制等,看似局限于专业的领域,实则始终贯穿着哲学的命题: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过敏鼻炎的研究说起,....

案例2. 过敏鼻炎的外科干预治疗:思路,实践,“单侧手术,双侧受益”
5、书中提到您也研究过很多的专业课题,对于一位医者而言,最让您高兴的是申报的课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呢,还是看到患者的康复呢?两者冲突吗?

互为补充,互为支撑。“匠”与“家”的区别:原地踏步VS创新工作。医疗的进步离不开前期大量的科研和后期的临床实践。没有科研的推动就没有临床的进步与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所以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6、医生除了看病诊疗,医德很重要,而医德的基础就是医术,在我们看案例报道时,反映出一个医生的哲学观念——实践论,您是怎么理解的呢,能给我们讲讲吗?医生的责任之一是救死扶伤,但是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能说是一名好医生吗?所以身怀绝技各领风骚,应该是每一个专家追求的目标。

如前所述,医生要具备非常扎实的文史哲的基础,实践论的观点与方法就是其中一例。临床实践,每天都在跟病人打交道,涉及许多哲学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疾病发病中的少见病罕见病与多发病的关系——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如何看待治疗策略的制定与具体的手术路径——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如何看待日常临床工作与资料分析整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即感知与认识的关系等等。
7、医患关系是谈及医生时不可或缺的话题,在您的书中也有对它的阐述,赵院长您遇到过医疗纠纷吗?有什么独特见解吗?(如何建立医患关系中的信任?

医患关系自古有之,国内外盖莫能例外。如何看待医患关系,需要理性的认识和处理。随着国民素养的提高,心存感激、包容大度、举止得体,正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规范。

医疗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门类,目前的科学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医学也不例外。怎样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正是社会大众和医生的追求和期待。

作为医生,要理论基础扎实,临床功底深厚,责任、担当和奉献意识非常强。救死扶伤是一件崇高的事情,但是说到容易做到难。向着医者仁心的目标迈进就能做好工作。

医生是人不是神,发生差错是不可避免的,关键要看发生什么类型什么性质什么程度的差错——技术抑或责任? 策略抑或战术?等等。

举例1:由“鼓膜穿刺"收费引发的纠纷,解决办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举例2:手术成功不等于生命得以挽救——生命的质量在相当程度上也取决于个体自我修复的能力。气管异物取出了,孩子的命却没有了,这是为什么?生理与病理,失代偿的后果。
8、书是传播知识的途径,我觉得一本好书应该是让不同类型的受众都受益,赵院长,写这本书对不同层次的受众将有何影响?达到您的预期了吗?这本书强调医学人文,考虑到每个人都会得病,所以相关内容相信对所有层面都有借鉴意义。预期可以加深大家对医学、医疗、医生的理解。
9、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除了要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更应该有一份担当的社会责任,赵院长,您觉得我们医务工作者应当在这方面如何做的更好?(科普)

医生的社会责任主要一是担当意识,国家需要的时候一马当先主动承担起医疗的责任,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面;二是普及医学科学知识的责任,就是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卫生的理念、观念、做法等,包括社会-精神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核心内容,灌输到每一个人,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健康卫生理念的更新同步化等等。医学科普是一件惠及百姓的大事情,好处多多,不单政府要提倡,医务人员也要跟上来。

赵长青
赵长青 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