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良志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综合科
胸椎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5760人已读
胸椎病是由各种因素刺激和影响胸椎部神经、脊髓等而出现的一类综合症,其症状以背痛、肋间神经痛为主,但其影响症状比较广泛,包括消化不良、大小便障碍、性功能障碍等,由于此症发病率低,易于被忽视但我们临床发现,它常是很多疑难病症如无原因背痛、糖尿病、慢性胃炎等的病根之一。
病因
脊柱先天发育性畸形; 背肌劳损、外伤; 椎体及小关节增生、错位; 胸椎间盘突出; 胸椎后纵韧带钙化。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体肌肉力量减弱加之不正常的体位而引起。
临床表现
一般为慢性腰背痛,胸痛,肋间神经痛,手臂麻痛,肩背部麻木,蚁行感,自汗或无汗,胸闷,心悸,头昏,失眠,消化不良,严重时出现站立不稳,行走困难,胸腹出现束带感,大小便异常,截瘫等
诊断
要排除心脏病,可作x线检查,心电图等。
治疗
1、正骨按摩
2、理疗。
3、针灸,
4、员利针治疗,对胸椎病引起的症状可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本文是何良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