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华炜 三甲
张华炜 主治医师
济南市儿童医院 儿童康复科

精准康复,缓解痉挛——B超引导下肉毒素注射治疗肌张力障碍

3389人已读

肌张力障碍是儿童康复科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肌肉的扭转、屈伸、痉挛等形式,常见于脑瘫、脑炎后遗症等四肢肌肉局限性及节段性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患儿虽然无意识障碍,但造成患儿明显的运动障碍及社会功能的丧失,给患儿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痛苦和沉重的负担。然而迄今为止,肌张力障碍的治疗尚无特效的药物及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

A型肉毒毒素自1989年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对肌张力障碍疾病疗效明确,目前有大量强有力的I级证据说明了这种方法能降低痉挛患者的肌肉张力,继而改善患者功能。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造成局部化学去神经和肌肉麻痹。注射肉毒杆菌后,肌肉麻痹在2周时达到高峰,由于接头处的分子翻转和神经元新生,神经功能在3个月时开始恢复,6个月时完全恢复。其起效快、治疗时间短、持续时间长、患者痛苦小,痉挛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可以很好地控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因为其局部并发症短暂、轻微、可逆,无全身毒副作用、可反复注射和资料且药效不减,所以称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故A型肉毒毒素可作为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的首选药物。

超声成像是一种实时、无创和便捷的成像方法,自从面世以来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各个领域,B型超声可以直观地获取活体肌肉的实时图像,提供有关肌肉结构的定量数据及其在收缩过程中的实时变化,正逐步成为一种可靠的研究和临床工具,在小儿脑瘫患者肌肉功能的评估和超声介入治疗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B超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不仅能够对靶肌肉进行定位,而且能实时观察和选取注射位点,相较于徒手定位注射和表面肌电引导下注射更加精确,注射后缓解痉挛效果也明显提高。

自2008年开始,济南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开展了肉毒毒素注射技术,2013年又在省内率先开展B超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小儿肌张力障碍,科室专门开辟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室,制定了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制度流程,派出医师参加国家级B超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技术培训班,已有5名医师掌握该技术。目前,康复科已开展B超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肌肉痉挛60余例,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注射后肌肉痉挛缓解较理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适应症:脑瘫、脑炎恢复期、脑外伤恢复期等各种儿童肌张力障碍导致的肌肉痉挛、运动障碍。

2.禁忌症:发烧、急性传染病者缓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心肌疾病、心力衰竭、肝功能障碍、重症肺炎、活动性肺结核;出凝血障碍等血液病慎用。

张华炜
张华炜 主治医师
济南市儿童医院 儿童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