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格解体的护理(添加中)*
一。自我护理
1.睡眠规律而充足:晚上早睡,睡眠要足,一些人格解体病人明知休息不好恶化该病,但偏偏不遵照正常作息时间,晚上看手机到凌晨,白天睡上一天,这样,自然一天只能吃上晚上一顿。这种晚睡不能全怪病人本身,因为按照规律的入睡时间(例如晚上10点),病人根本无睡意,非要熬到自己困倦才睡,这期间干什么呢?那就是看手机、上网,来打发时间,可是医生是给你服睡眠药的啊,你到入睡前半小时服用,如果无效找医生啊,为什么就靠熬夜来等待入睡呢?
2.多运动:这个病是神经症,护理神经症有一个原则,就是多运动,少用脑,运动到什么程度呢?运动到身上有热感就可以了,运动的方式呢?不限,最简单的运动就是散步,运动的时间呢?睡前两小时不要运动,否则影响入睡。
⒊少用脑:这个病很怪,你越关心它,越注意它,越为它焦心,它就越重,因为它是皮质的功能衰弱,你越关心它,越注意它,越为它焦心,就是越强制已衰弱的皮质继续兴奋,结果皮质功能更衰弱,所以就越重。这就可以解释,病人想专注做某件事,反而做不好,而不太专注地做某件事,反而能做得好。所以,你不要太注意它,不要给自己脑增加负担,就是在保护已经衰弱的大脑,例如,你在这个节骨眼上,还要求自己“多学习一些生活上、社会上各方面的知识,为将来病好了成家立业做准备”, 这就是给自己已衰弱的大脑进一步增加负担。相当于在发高烧时坚持拖地板一样,自找罪受。
即使服用氯硝西泮等药,人格解体已经缓解,自己已经恢复工作,也要避免脑力疲劳,人格解体病人精力有限,大脑在疲劳后比常人更易保护性抑制,再现人格解体。故在保持基本精力基础上,每当想人为地进一步增加精力时,就要想到,自己此前的人格解体就是因为脑子操劳过度引起,现在的氯硝西泮看起来是削弱了自己的精力,但实际上是保护了自己的脑不再操劳过度,故既不要为增强精力而擅自减少正服用的镇静药物,也不要擅自增加提高精力的药物。
⒋不练太极和冥想:练太极和冥想,可能使你身体很放松很舒服,但由于镇静,思考就慢;可能恶化人格解体。
5.饮食:烟酒茶咖啡不要吃就行了,可乐也不要多喝,这里尤其要强调,绿茶系列均不能喝,只有菊花茶、大麦茶是个例外。至于中医对香椿、韭菜、老鹅认为是发的,西医不忌这个口。
二。家人支持
1.叫骂:有的家人承认这是一种病,但对病人夜兴昼卧、一天吃一顿的习惯十分恼怒,于是恶语相伤,当着医生的面也是骂个不停,说对“病人要放弃治疗了”,其实骂的那会儿,家属已经忘记被骂的对象是病人了,人格解体属于神经症,神经症对别人的评价比常人反应强得多,你骂他,他的情感反应超强,对脑负荷就加重,不是恶化他的病情吗? 也许你会说,我骂他是为他急啊,我要不是他家人,我才不骂他呢,随他去就是了!我要真放弃他,还带他来看病吗?那你骂的倒是有理了?病人,什么叫病人?病人就像孩子一样,需要照顾,有你这样照顾孩子的吗?你急是对的,应当急在心里,关心在脸上,督促他按时服药和复诊,复诊不好就换换医生,叫骂只能加重他的病情,既不是你的初衷,也不是他的愿望,最后弄的两头伤心。
⒉装病:病人因为精神解体,导致注意力减退,人整天处于心不在焉状态,所以学不进去,可是病人生活中的应答却是正常的,所以被家人误认为是装病,为回避学习找理由。
⒊不要治了:病人因为情感缺失,为找不到自己的喜怒哀乐而着急,屡次就诊,家属看到病人的外在功能正常,就劝病人不要治了。实际上,当病人找不到自己的情感时,主观感受自己就是一具活着的尸体。行尸走肉通常是用来骂人的,情感缺失的病人经常用来形容自己,你说他痛苦不痛苦,需不需要治疗呢?尽管该病治疗仅有1/4的有效,有效率是低了一些,但毕竟还有希望啊,你劝他不治,是不是不理解他的感受啊!
本文是喻东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