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心理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奇迹
梦是有意义的,正念能修通意识与潜意识。心理疾病的治疗也不是简单的讲道理。图中这位女士长期被强迫性思维(思维反刍)困扰,数年前开始在我这里做正念禅疗,从她的描述看,心理医生的工作是否很有趣呢?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2日 95 0 1 -
情绪障碍是空心病吗
张勇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30日 65 0 1 -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
心理问题是正常人都可能遇到的心结,而精神问题或精神疾病是病因较为复杂的疾病。很多心理问题虽然通过用药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长期来看,应更加关注来访者的心理成长。因此,心理问题应以心理咨询和治疗为主,用药为辅助;精神问题是以用药为主,心理辅导为辅。
辛铁君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27日 128 0 0 -
简单三步丨如何克服拖延症
简单三步丨如何克服拖延症https://mp.weixin.qq.com/s/s76cI2YKv3K4ODHFLWRNKw“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复明日,指的是把今天的事不断推到明天去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拖延症不仅会导致个体无法完成相应的计划安排,还会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导致个体不断否定自己、贬低自己,甚至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面对一些任务时,人为什么会选择拖延?其实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决定一样,当有任务需要完成时,任务厌恶和任务在未来可能产生的激励结果使人们面临两难境地:为了避免任务厌恶,会尽可能地推迟任务;为了实现延迟激励的结果,需要尽快参与到这项任务中来。有学者将拖延症人群分为了三类,分别为:寻求刺激者、逃避者和完美主义者,而每一类拖延症人群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应对方法,只有了解自我,才能对症下药,减少拖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2024年02月29日 1467 0 4 -
能做到这三点和胡思乱想拜拜
你是不是经常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乱想,总是回忆过去那些不开心的事,担心未来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如果你是这样的,那么我告诉你,你的胡思乱想其实是可以好的,你要配合做到以下三点。首先,不要懒惰,一定要多出去活动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第二,就是告诉自己想再多都是没有用的,行动起来,不要拖延。第三,如果你感到心烦意乱了,可以尝试一下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
李晓颖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27日 252 0 1 -
为什么长期呆在家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呢
千万不要总在家里呆着,容易被负面的情绪所控制,思维封闭,大脑容易退化,行为也会变得懒散。网上交流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要想毁掉一个人,就让他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就够了。如果无事可做,就走出家门去逛逛街,去广场运动,哪怕是到户外去发呆,还能晒个太阳,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比待在家里要强很多。
张国双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19日 245 0 1 -
如何对待精神症状:是消灭它?还是与它共存
心理治疗的经验告诉我们,所有面临精神症状的患者,也并非仅仅能够简单得改变自己的“不良的思维模式”或是借由家庭治疗改变其所在的环境,他们其实处在一个和症状共存的状态,他们其实可以觉察他们的症状,与症状共存就像在波涛汹涌的海上,如果仅仅是攀附着权威的承诺,完全的屈从于专家,等待症状过去,许多人往往像是强迫症一样害怕自己的任何“不正常”的表现。察觉症状与自己共存的感受,症状的各种联系,症状对于自己的意义,是否症状是为了和某些处境无用地抗争,是否症状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和人际关系,这些应对方式对自己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哪些是自己接受的,哪些是自己不接受的,在进行这些“抗争”的时候,自己产生了什么变化,抗争对自己的意义,寻找一个平衡点,发现这些应对方式而产生的症状,并且与一些可能真的是生理性的周期性变化的症状共存,就像是在情绪上冲浪,维持平衡但是仍然能够往前冲,甚至在许多情况上,冲浪是比普通人在平静海面上划船更快的移动方式。——《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05日 24 0 0 -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意思是说:心中没有了挂碍的人,就没有了执着,也就像一个在空中运动的人,不论他抬起右手、放下左脚、快走、慢跑、前进、后退……对他而言,统统没有任何的障碍,心中安然,随处自在,当然也不会有恐惧、焦虑了。许多心理障碍患者由于“挂碍太多”,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于集中,结果将平常可以轻易完成的事情搞糟。例如,对于焦虑症患者,一篇练习过无数次的演讲稿,在台下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只要一登台,脑袋就一片空白,一丁点也没有记住,只好灰溜溜地下台;朋友间嬉笑怒骂,一口伶牙俐齿,可是一见陌生人,仿佛是老鼠见了猫,皮毛倒立,说话结巴,声音发抖,脸涨得通红,双腿打颤。正念禅疗通过培育接纳、停顿、专注、旁观等正念能力,打消心理障碍患者头脑中的“挂碍”,从而摆脱抑郁、焦虑、失眠和强迫等问题的困扰。(摘录自著作《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3月18日 368 0 0 -
孩子新冠后已经快三周了,情绪还是不好无法学习考试
张勇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1月02日 73 0 1 -
精神疾病通过什么检查可以确诊?
精神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在诊断方法上不尽相同。躯体疾病的诊断主要是依靠病史采集,躯体检查,理化检查等评估疾病性质和严重程度。往往理化检查的结果比较客观明确,便于直接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精神疾病的诊断,除了需要病史采集,躯体检查,理化检查排除躯体疾病以外,还需要进行精神检查,也就是通过和患者进行专业的“聊天”,来评估精神疾病的诊断。大家可能不太理解,通过聊天就可以诊断疾病啦?这种“聊天”其实是精神科医生熟练掌握的专业技能,通过结构性访谈技术进行精神症状的筛查和精神疾病的诊断。患者做理化检查和心理测评,主要的目的是用来进行躯体疾病的排查和辅助精神疾病的诊断。不能简单地依靠某一项检查,来明确诊断精神疾病。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精神科医生和患者面对面的结构性访谈是更为重要的。
赵明光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22日 95 0 0
心理障碍相关科普号
李光英医生的科普号
李光英 主任医师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心理科
959粉丝19.1万阅读
朱晓茜医生的科普号
朱晓茜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
2284粉丝2.7万阅读
张海生医生的科普号
张海生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
1180粉丝23.8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李红 副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精神医学科
焦虑症 5票
心理障碍 2票
精神分裂症 2票
擅长: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
推荐热度5.0郝贵峰 副主任医师临沂市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
焦虑症 57票
抑郁症 38票
学生心理问题 15票
擅长:1.各年龄段抑郁、失眠、头痛、焦虑、强迫、躁郁、躁狂、抽动、多动、智力差、查不出原因的躯体不适或疑病、精神分裂和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问题等心理或精神障碍的诊治;2.心理测评,心理救援,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等;3.社会公益活动和专科讲座等。 -
推荐热度4.9林巧 副主任医师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精神科
双相情感障碍 3票
心理障碍 2票
精神分裂症 2票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等精神疾患。并擅长应用心理治疗改善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亚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