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茂荣 三甲
胡茂荣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身医学科

“空心病”|在你披荆斩棘的每个瞬间,都请带上你的心

961人已读

“空心病”|在你披荆斩棘的每个瞬间,都请带上你的心 (丁玉纯,胡茂荣)


这种症状被称为“空心病”

“空心病”是由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老师在2016年提出的一个较为形象的说法,其本质是价值观的缺失,可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从其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但是与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他们的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精力减退)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积极的维护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完美形象,与此同时又拥有着强烈的孤独感无意义感,感受不到与世界和周围人是真正的关联,找不到自己活着的价值与意义,甚至会毫无避讳的表达自己有强烈的自杀意念。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和人生没有意义。”徐凯文老师的这项研究数据表明当下青年群体的“心”正在被这种价值观缺陷障碍给侵蚀,“躺平”成为了一些青少年群体的常态。


为什么“心”就“空”了呢?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层面的极大丰富,青少年在精神与物质层面的诉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给予了他们坚实的物质基础,让他们在资源丰富的环境里能够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这些青年群体为了努力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身心灵层面的补给,当我们的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精神需求就开始崭露头角,可实际情况却是我们的精神生活极其匮乏。

“精致的利己主义和功利化的价值观”

在教育上一味地宣扬功利性的竞争而忽略了青少年们最简单的快乐,一步步扭曲了他们的价值观。所以这群青少年在不断地接受这样的教育同时,感受到自己人格在形成过程中的压抑感,反复矛盾,反复挣扎,而导致良好价值观受阻。长期以往,他们会不断质疑过去的自己,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自我同一性的问题”

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就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问题进行过很多探索,与“空心病”最为相关的是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自我同一性是对“我是谁”问题的回答,是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了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根据社会的限定和要求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


玛西亚在埃里克森的基础上根据探索和承诺的程度高低划分出四种同一性状态,如果将这四种状态与“空心病”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推测出,第四种状态(同一性扩散)即没梦想也不努力寻找梦想的青少年更容易得“空心病”。而第一种状态(同一性确立),有目标有理想且为之努力的青少年最可能对“空心病”免疫,其次是第二种(同一性延缓)、第三种(同一性早闭)状态。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不是0和1的关系,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青少年在这个动态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探索自己。青少年在这个过渡阶段,如果无法延续自己在上一阶段的意识形态、角色和价值观的承诺,就有可能导致自我同一性的弥散,产生自我认同上的危机和困境。

“空心病”怎么办

“价值卡片”重塑你的价值观


【Discoverer】成为发现、探寻、好奇的人:回归生活的本身,当下便是最好的探索。

【Noticer】成为觉察、关注、专注的人:学会聆听内心最深处的感受和声音,学会觉察哪些本身是你自己的,哪些是曾经他人和社会强加赋予你的价值。

【Advisor】成为一个倾听内在建议、评价、预测的人:能够关注内在对话的影响,学会在别人的要求之外,找到些真正属于自己的热爱,一定要在僵化的数字目标之外,搭配一点别样的追求和向往。

【Value】成为有梦想、有价值、有方向的人:朝着自己的价值方向不断地努力,不断付出承诺与行动。

参考文献

【1】徐凯文. 时代“空心病”解读[J]. 陕西教育(综合),2016(11).

【2】金玉熙. 大学生“空心病”现象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9.

【3】崔欣玉.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反思与对策——基于价值虚无主义的视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3):148-152.DOI:10.15938/j.cnki.iper.2018.03.031.

【4】刘子荻,白晓宇,张烨,等. 心理灵活性训练对提高初中生生涯适应力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2021(3).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3.020


胡茂荣
胡茂荣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身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