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释栋 三甲
释栋 主任医师
北大口腔医院 牙周科

恼人的孕期牙龈问题

4615人已读

恼人的孕期牙龈问题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 释栋

最近在网上回应患者的咨询,发现有一类问题比较集中,那就是妊娠期牙龈出血、肿痛的问题,很多准妈妈们不了解疾病因何而发,如何防治,不敢盲目用药,因而备受病痛困扰。有些医生也因为顾及到胎儿的健康而不敢治疗。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实行,这类问题恐怕会越来越多见,因此这一病症值得进行仔细的探讨。

一、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妊娠期女性本应备受呵护,牙龈问题却不识时务,专爱找准妈妈们的麻烦,这到底是为什么?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三:

1.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

怀孕期间,母亲体内的孕激素水平会显著升高,这本是妊娠期的正常现象,与牙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我们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个器官的一点变化都可能会对其他器官产生影响。血液循环中的孕激素会在牙龈中找到它的好朋友,我们专业上叫受体,这样孕激素跟它的好友一起就会在牙龈组织中发挥作用,让牙龈更容易表现出红肿出血等炎症表现,孕激素还可能影响口腔中细菌成分,让牙龈周围的细菌具备更强的破坏力。

2.原本就有的牙周疾病。

可能准妈妈们也会在一起交流,发现有人牙龈肿痛,不堪其扰,也有人牙龈没有什么不适症状,身体的孕激素水平都在升高,为什么有些人就没有牙龈问题呢?这是因为孕激素只是疾病发生的一个促进因素,而非根本因素,怀孕之前原本就有的牙周病才是问题的根源。我国是牙周病大国,很多女同胞怀孕之前就有牙龈炎或者牙周炎,本来也有牙龈出血,肿胀不适等症状,但由于症状轻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怀孕后激素的变化使原有症状放大,这才导致了妊娠期牙龈问题的出现。所以如果怀孕前牙龈是健康的,怀孕后也不会出现严重的牙龈问题。我们可以用“煽风点火”这个词打个比方,孕激素就像是扇风的,原有的牙周问题就像是火,火会越扇越大,但如果原本就没有火,再怎么扇风也是没用的。

3.口腔卫生维护不力。

我国有个别地方有个”陋习“,就是怀孕后不能刷牙,这个习俗是完全没有科学道理的。本来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妊娠期就是牙龈问题的高发期,如果再不能有效维持口腔卫生,细菌的堆积会使疾病越发严重。有些人不刷牙并不是因为遵循这些”陋习”,而是害怕刷牙出血,殊不知越不刷牙细菌堆积越多,牙龈炎症越重,反而越容易出血,到最后甚至不刷牙都会出血,因此不刷牙这种“陋习”万万不可取,反而应该更加认真的刷牙,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这才是预防牙龈问题发生的正确方式。

二、妊娠期牙龈问题都有那些表现?

妊娠期牙龈问题表现多种多样,有人表现为严重的牙龈出血,有人表现为牙龈肿痛溢脓,有人牙龈上还会长出赘生物,总体来说这些牙龈问题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牙龈红肿出血。

这都是牙周病的最常见症状,不过在妊娠期会表现的更加明显。有的患者牙龈呈现鲜红色,轻触牙龈或者咬物都会引起明显的牙龈出血,有人甚至表现为没有任何诱因的自发性出血。

2.牙龈肿痛溢脓

如果患者怀孕前就有比较重的牙周炎,怀孕后原有的疾病会加重,可以出现牙龈肿痛溢脓,牙龈上可以出现一个“肿包”,痛感明显,甚至影响咀嚼,专业上称之为牙周脓肿。

3.牙龈赘生物

有些准妈妈会发现怀孕后某颗牙的牙龈上长出来一个东西,并不疼,但容易出血,表面还可能呈现鲜红色,这个东西会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越长越大,到最后甚至连牙都合不上。很多准妈妈对此会非常紧张,觉得不会是长肿瘤了吧?其实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我们专业上称之为妊娠期龈瘤,简称妊娠瘤。这是一种良性的赘生物,并非肿瘤,所以请患者不用过于紧张。但当妊娠瘤增大到一定程度会给患者的健康和功能带来很多困扰,所以也不能轻视。

三、妊娠期能否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

一般情况下,如果口腔健康出现了问题,人们自然会去医院寻求治疗。但出于对腹中胎儿的担心,很多出现妊娠期牙龈问题的准妈妈们不敢去医院治疗,也不敢擅自用药,只能任疾病发展,不胜其苦。当然,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妊娠期毕竟是一个特殊阶段,这个阶段的口腔检查和治疗有其特殊性。

1.妊娠期可以进行常规临床检查

妊娠期牙龈出了问题,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到医院寻求帮助,当然是去正规的医院。患者到医院后一定要向医生明确说明自己妊娠的状态和月份,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一般来说常规的口腔临床检查并没有什么创伤,也不会对胎儿产生什么影响。这些检查对医生了解病情非常重要。当然,妊娠期的放射检查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2.孕中期可以进行常规口腔治疗

妊娠4-6个月期间胎儿相对稳定,这个阶段进行口腔治疗是安全的。一般的治疗包括洗牙、简单的刮治(清理被牙龈覆盖的牙结石),甚至某些影响进食的妊娠期牙龈瘤的切除手术都可以在这个阶段进行。这些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牙龈出血、肿痛等症状。

孕早期(妊娠期3个月以内)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怀孕状态有时不是很稳定,孕晚期(妊娠7个月以上)早产的风险会增加,因此这两个阶段一般不进行常规口腔治疗,但一些简单的冲洗和应急处理是可以进行的,这些治疗也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

3.治疗用药要慎重。

妊娠期牙龈问题大多表现为牙龈的炎症,因此有些人可能会考虑自行服用些消炎药物,但更多人会觉得药物会影响胎儿健康,那么到底能不能用药?在这里给大家几条原则供参考:

1)非急症不用抗生素。妊娠期的牙龈问题多数是慢性炎症,是由牙齿表面的细菌和牙石造成的,另外再加上孕激素的促进作用,服用抗生素对这些问题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可能短时有效,但并非长久之计,可谓扬汤止沸,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要服用抗生素。

2)服药要有医嘱。如果是急性炎症,疼痛症状明显或者范围较大,可以在特定情况下某些下服用抗生素,但是一定要有医嘱!绝不能自行服药。不同药物对胎儿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青霉素、头孢类的药物相对安全,但还要考虑药物过敏的问题。妊娠头3个月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尽量不要服药。

3)漱口液相对安全。漱口液对牙周细菌有良好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牙龈出血、肿胀等症状,而且漱完后要吐掉,所以比口服药物安全的多,是妊娠期的首选药物。市场上的漱口液品牌林林总总,妊娠期患者选择漱口液时要注意漱口液的成分,尽量不要选择含有抗生素的漱口液。当然漱口液的使用也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预防重于治疗

对于任何疾病来说,预防都要比治疗更加重要,等到疾病发生了再去治疗就会陷入各种被动,妊娠期牙龈问题更是如此。如何有效预防妊娠期的各种牙龈疾病呢,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怀孕前的牙周检查和治疗。前面提到了,原有的牙周疾病是妊娠期各种牙龈问题的前提,所以怀孕前进行牙周检查和治疗,控制牙周感染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妊娠期各种牙龈问题的发生率。目前有证据表明,母亲未经控制的牙周炎会增加产出早产低体重儿的风险,因此现在我们牙周科有固一类患者群,就是计划怀孕的育龄女性,特地来进行牙周检查,说明大家的口腔健康意识也在逐年提高。

2.自我口腔卫生意识的提高。牙龈问题与患者自我口腔卫生维护的效果关系密切。由于妊娠期的特殊性,准妈妈们需要更加严格的控制自己的口腔卫生。早晚有效刷牙,坚持使用牙线等牙缝清洁工具,只要努力做到位,牙龈疾病自然会离你远去。有人可能会觉得麻烦,其实为了孩子的健康,每天花几分钟认真清洁牙齿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想通这个道理,相信每个妈妈都做得到。

本来只想写个小短文,没想到啰嗦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幅所限,有些问题可能没说清楚,以后找机会再沟通。

本文系释栋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释栋
释栋 主任医师
北大口腔医院 牙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