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李捷 人已读
关于名字:
首先,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都可叫癌症,从专业角度上看,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简单说上皮组织主要用来构成体表或者体内腔道的表皮,比如皮肤、呼吸道上皮和消化道上皮等,由它们起源的恶性肿瘤才叫癌;而间叶组织则构成除了上皮组织之外的一大类东西,包括: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淋巴组织和造血组织等,由这些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叫肉瘤。当然也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由于上皮来源癌占据了恶性肿瘤的大部分(约80%),所以人们习惯性地将癌症代指所有的恶性肿瘤。
关于起因:
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能明确阐明恶性肿瘤的起因,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恶性肿瘤起源于外界对机体损伤。这损伤包括物理的和化学的各类损伤:烟、酒、各类有毒化合物、不良饮食习惯(如爱吃烫食)、各类感染等等。当然机体内在的基因背景缺陷和免疫力低下等方面也在发挥作用。这个过程虽然很复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化越来远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是越来越高。换句话说,我们离上述的损伤因素越近,肿瘤离我们就越近。医学上常说的“治未病”其实是极高明的,培养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就像养成一个好的开车习惯,出问题的概率会降低很多。
关于发现肿瘤:
特定的人群常常会有一些高发因素,比如吸烟的人易患肺病,嗜酒的人容易出食管及肝脏的问题,人们可以相应地进行体检关注。但可恶的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常常是悄无声息的,而若能早些发现,势必有好得多的治疗效果。加上现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已经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小编奉劝大家还是认真地规律地去医院查查体---这不光是理论上的提示,在临床工作中也常有这样的现象:经查体发现的瘤子常常相对早期一些,而那些有了症状再来就医的常常已经是一塌糊涂了。
关于治疗: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医术,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学的诸多方面---大家别笑,我是认真的。首先,目前的主流治疗还是手术、化疗和放疗三种,后来虽然各家提出了诸多比如生物治疗、中医中药等方法,但均未列入主流。为什么?因为没有理想的数据支持。简单说就是统计显示它们的疗效不及试验中的或者宣传中的那么好。当然还有其它更多神奇的治疗方法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这里给大家一个鉴别方法:如果你听到了一个极其有效的疗法---有说某某就已经治好了云云。你可以去平时挂号特别难的医院去找专家问一下,如果那里没有采用,建议你谨慎使用。具体原因就不解释了,我怕挨打!
回头说一下前面的“三板斧”:手术、化疗和放疗。给大家打个比方:肿瘤就是鬼子,入侵了我们东三省。我们怎么去干掉它们?手术,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去直接歼灭它们。这个办法的好处是效果直接,对鬼子打击大,对自己人伤害小。当然打仗就要有兵将,要聚集全国的财力物力去支撑。如果这仗太难打,打不好全国经济就会崩溃或者沦陷,那就不适合直接歼灭,换第二个法子:化疗。化疗指的是化学药物治疗,相当于根据鬼子的特性给全国的粮食里下药,鬼子吃了带药的粮食死去不少,可是自己人也死了不少。当然这还要有个前提,就是抓到俘虏才能研究鬼子的特性,这在医院里叫取活检做病理检查。有了活检病理做支撑我们还可以用第三个办法:放疗。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就是用放射线对肿瘤部位进行照射,以期杀灭瘤子。这就像是对战区的地毯式轰炸,不论好人坏人一律炸成焦土,好在现在的放疗有了更加精准的定位技术,就像激光制导的精确打击一样,对机体的损伤也随之下降不少。
目前的治疗主要就是这三种办法的综合使用:有时是先派兵打完了后下药消灭游兵散勇,有时是先轰炸再派步兵解决战斗,有时就是轰炸下药一起来,最后兵都不派了。具体该怎么打?用谁去打?那就要“军委”和“国务院”协商决定了。
关于预后:
有个专业名词叫五年生存率,指的是患者得病后,生存超过五年以上的概率(并非只能活五年)。恶性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治疗后3年之内,约占80%左右,少部分发生在治疗后3-5年之内,约占10%。所以治疗后5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而是意味着已接近治愈,所以常用5年生存率代表癌症的疗效。一般地说癌症患者的预后好于肉瘤患者(魏则西当时得的就是肉瘤的一种),而早期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要大大好于晚期的患者。
还有一个重要的干扰因素是治疗方式的选择。据统计,国内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平均为20%左右,大城市平均为40%,发达国家近70%,国内顶尖医院五年生存率与发达国家大致相同。其实,大家治疗的手段和药物相差不大,这种水平的差别实际上来自于治疗的不规范。为什么会有不规范?我又没法说下去了---怕有人封我的号!只是奉劝各位亲,真有了类似的病先别着急做决定,多看几家医院再说,而且要内科外科肿瘤科都看,听完了大家的意见你心里就有数多了。
扫一扫识别下方二维码,了解医林百晓生的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是李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