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斌 三甲
杨斌 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肿瘤医院 胸外二科

艾灸仪灸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控

3624人已读

【摘要】目的 通过艾灸仪灸相关穴位以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肺结核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治愈率。方法 选用100例肺结核初治涂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2HRZE/4HRE),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艾灸仪灸相关穴位,具体穴位分为两组,①百劳、肺俞、膏肓、气海,②中府、膻中、关元 、足三里。灸治后观察两组病例胸片病灶范围变化、痰菌降级比率,T淋巴细胞亚群指数变化。结果 经三个月临床治疗后胸片病灶范围缩小率:观察组(72%)明显优于对照组(4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痰菌降级人数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 p="">0.05)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35)。结论 在常规抗结核的基础上运用艾灸仪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相关穴位灸治疗,临床效果明显,而且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可作为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艾灸仪;肺结核;临床疗效;免疫调控

[ Abstract ] objective through moxibustion moxibustion acupoi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mmunity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improve the cure rate. Methods 100 cases of smear-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antituberculous therapy (2HRZE /4HRE ) on the basis of the moxibustion moxibustion acupoints,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antituberculous therapy (2HRZE /4HRE). Then after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changes in the scope of chest lesions, the number of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T lymphocyte subsets index change. Results of chest lesions range reduction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 72%)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42%), statistical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P<0.01 ); the number of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therap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Statistical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0.048," lymphocyte="" subsets="" of="" nk="" cells="" the="" number="" compared="" with="" control="" there="" were="" significant="" 0.026.0003="" no="" difference="" p="">0.05)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0.35). Conclusion the normal anti tuberculosis based on the use of moxibustion o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related Acupoint Moxibustion therapy, clinical effect,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immunity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n be used as adjuvant therapy as a means of.

[ Key words ] moxibustion instrument;;pulmonary tuberculosis;clinical effect; immune regulation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是由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在肺内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肺结核疾病的病死率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是否完善,尤其是前者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并杀死结核杆菌是人体抵抗结核病最为重要的防御手段之一,因此提高机体体液免疫水平,是治疗肺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传统艾灸治疗疾病为我国中医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少国家卫生机构,通过长期临床研究及实验室分析,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艾灸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得以进一步论证,并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根据这一原理,笔者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住院的50例痰结核菌检验为阳性的初次治疗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服用2个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或加用链霉素之后改为服用四个月异烟肼、利福平)的基础上采用灸仪灸辅助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仪器简介

采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祥和中医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AJ-4型多功能艾灸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第一批中医诊疗设备、国中医药办函[2009]116号)。

1.2 一般资料

选用肺结核痰结核菌检验为阳性的初次治疗的住院患者,研究时间最短三个月, 100例。将100例患者按照治疗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 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8~60岁,平均41.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年,平均7.5个月。对照组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8~58岁,平均37.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8个月,平均10.5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项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诊断标准

依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标准[1]

1.3.1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如 咳嗽、咳痰三周或以上,可伴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发热(常午后低热),可伴盗汗、乏力、食欲降低、体重减轻、月经失调。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结节性红斑、泡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Poncet病)等。结核菌素(PPD C5TU)皮肤试验:。

1.3.2 肺结核的影像诊断:多发生在肺上叶尖后段、肺下叶背段、后基底段。病变可局限也可多肺段侵犯。X线影像可呈多形态表现(即同时呈现渗出、增殖、纤维和干酪性病变),也可伴有钙化。易合并空洞。可伴有支气管播散灶。可伴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与粘连。呈球形病灶时(结核球)直径多在3cm以内,周围可有卫星病灶,内侧端可有引流支气管征。病变吸收慢(一个月以内变化较小)。

1.3.3 肺结核的病原学诊断:标本采集和结核菌的检测:标本来源:痰液、支气管冲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肺及支气管活检标本等,实验室检查标本中结核菌。

1.4纳入标准

符合肺结核的诊断标准;痰结核菌阳性(集菌阳性或培养阳性,以下简称集阳、培阳)。年龄18~60岁,为初次发现并治疗患者,无合并其他肺内严重疾病如脓胸,支气管扩张,肺叶不张及大咯血、呼吸衰竭患者,无肢体残疾及缺如,治疗期间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排除肺外结核、糖尿病、结节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排除6个月内使用过免疫制剂和免疫调节剂者;除外中医辨证属痰热壅肺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1)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为2HRZE(S)/4HRE(服用2个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或加用链霉素之后改为服用4个月异烟肼、利福平)。

(2)多功能艾灸仪治疗:取穴:①百劳、肺俞、膏肓、气海;②中府、膻中、关元 、足三里。操作方法:将用艾绒制备好的专用艾炷(艾炷底面直径2.2cm,高1.0cm),安置在多功能艾灸仪的艾腔中,依据穴位不同,患者采用坐位、仰卧位即可,所有穴位有专用艾灸仪灸头缚带固定,每周灸治3次,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30min,4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对照组

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即2HRZE(S)/4HRE(服用2个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或加用链霉素之后改为服用四个月异烟肼、利福平)。对应治疗组治疗周期亦为三个月。

3 疗效观察

3.1观测指标

(1)X线征象:两组分别在治疗期间每隔1个月时行胸部X线照射,检测病灶吸收例数,计算病灶吸收率。具体为1个月末吸收25%、2个月末吸收35%、3个月末吸收45%为界。

(2)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两组分别在治疗期间每隔1个月检测痰结核菌,每次连续检测3次痰菌,观察菌落变化,计算降级率。痰菌情况结果报告标准:痰菌指数分为五级 (++++,+++,++,+,-)。300个高倍镜视野下0条为阴性:300个高倍镜视野下1~8条或100个高倍镜视野下3~9条为+;10个高倍镜视野下1~9条为++;每个高倍镜视野下1~9条为+++;每个高倍镜视野下大于等于10条为++++。

(3)免疫指标:两组分别于治疗期间每隔1个月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指数。

3.2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在SPSS17.0软件上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胸部病变X线变化情况:灸治1个月后观察组病灶吸收率较对照组高(P<0.01);2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病灶吸收率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肺结核患者胸部病变X线变化情况比较 例(%)

图片.png

(2)痰菌降级率情况比较 灸治后观察组菌落降级率高于对照组(χ2=6.784, P<0.01)。2个月和3个月后各复查1次,观察组菌落降级率仍高于对照组(χ2= 5.191,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结核患者痰菌降级情况比较 例(%)

图片.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

(3)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见表3)

表3[U1] 两组肺结核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指数的变化 (±S)

图片.png

由表3可见,治疗组患者免疫指数提高优于治疗组。

4 讨论

肺结核是当今世界传染病中的主要杀手。现代医学对结核病的控制理论技术、临床诊断、治疗水平与研究历经半个世纪,已相当成熟,近年来结核疫情呈上升趋势,而菌阳初治患者的治愈率是控制肺结核流行的重要环节。在常规抗结核的基础上,治疗初期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水平,又是治疗结核病不可忽视的手段。目前免疫增强剂已常规使用,如胸腺肽、甘露聚糖肽、干扰素、转移因子等,但我国大约80%的结核病人在农村,结核病也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辅助药物价格为不可忽视要素,加之大多患者本身服药种类多、时间长,在此基础上再加用药物,身体负担较大,本研究在确切理论支持下,通过长期临床应用观察,证实在常规抗结核治疗(2HRZE(S)/4HR)的基础上采用艾灸仪灸治疗对增强患者免疫力,缓解肺结核症状、降低传染性、提高治愈率,使结核病人的病灶吸收加快,痰菌降级率均高于单纯普通药物治疗

艾灸疗法具有广泛的适应证,临床上可治寒、热、虚、实诸证。现今不少医家都认为热证可灸,并屡获效验[2]。灸法专家周楣声[3]先生经过长期研究在他的《灸绳》著作中指出,应用艾灸治疗后,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抑制胸腺细胞凋亡、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热证的微循环,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水平,促进内环境稳定。灸法是为人体补充阳气的最佳方法,能补充阳气、扶正祛邪,补益强身,还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功能,能使人阳气旺、精血充。扶正祛邪、固本强身,阳气充盛气血就会充盈,脏腑经络的功能就会正常,人体的防御能力就会加强。艾灸可增强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 ( 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 , 使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 特异性抗体滴度增加, 血清总补体含量升高, 可使血清中升高的白介素- 2受体(SIL- 2R)含量下降, 低下的调整到正常范围等[4]。赵粹英等[4]进行了隔蒜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灸治后患者临床症状、 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同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得到纠正, 表现为CD4细胞数量增多, CD4 / CD48 异常比值纠正, 白介素- 2受体 及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活性增强。上述多项研究表明,艾灸治疗可调整机体各系统脏器的功能,使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强,从而达到治病的作用。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结核菌侵入人体后,致敏的TH(辅助T淋巴细胞)一面大量增殖,一面释放出淋巴因子,使巨噬细胞和其他杀伤细胞的活性增强,从而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当疾病恶化与大量的结核杆菌存在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巨噬细胞和其他杀伤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杀菌作用,病情就会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机体如能顺利地产生这种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就能有效地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和病原菌再次播散到其他器官[5]。肺结核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性均低于正常人[6]。这说明免疫功能的失调或免疫功能低下在肺结核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对于肺结核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医理论,笔者选取肺俞、中府、百劳、膻中、气海、膏肓、关元、足三里。肺俞穴是肺经、大肠经和膀胱经的交会穴,具有补肺阴、肺阳和肾阴的功效。肺俞穴主治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吴兆利和张庆荣[7]研究发现,肺俞穴的作用是双向的,由内而外反应疾病,由外而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中府为肺的募穴,配以百劳益肺止咳;膻中为气会,又名“上气海”,主理气化痰;膏肓和关元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足三里有理脾胃、调气血、补虚弱之功效能,祛五痨之赢瘦,历代医学家多认为足三里穴具有保健和强壮作用[8],气海、关元、膏肓、足三里四穴,被称为人体四大强壮要穴。艾灸主要是用艾叶熏灼或温熨体表某些穴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运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艾叶本身具有温经通络, 散寒止痛等功效。现代实验研究表明: 灸疗的作用是温热作用、药物作用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同时,艾灸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也是双向的,既能使紊乱的免疫功能向正常状态调整,也能使正常的机体抗病能力增强[9],多功能艾灸仪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把艾叶的功能原理以光谱照射的形式直接作用于机体穴位上,避免对肝肾的伤害,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疗法。使用时,将用艾绒制备好的专用艾壮安置在具有发热元件及磁化装置的艾腔中,将灸头固定在被灸穴位上,当专用艾壮被加热后,患者的皮肤同时被加热,其汗毛孔舒张,使艾绒的有效成分、挥发物迅速通过穴位经络,直接作用于病灶,从而达到温通经络、通行气血、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笔者采用上述诸穴对5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实施艾灸仪施灸,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患者普遍反映有温暖舒适感,咳嗽、咳痰、胸痛减轻,食欲增加,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治疗依从性明显增强,经实验室分析,艾灸仪辅助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得出,艾灸仪辅助治疗后患者CD3+ 、NK 细胞含量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升高, CD4+/CD8+比值上升[U2] 。 CD3+ 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NK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血液中静息NK细胞被细胞因子激活后可游走到人体的大部分组织[10],的能杀死体内的结核菌,而CD4/CD8增高,是机体细胞免疫力增强,抗感染等免疫力提高的表现,而对照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数据方面没有显著差别,因此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艾灸仪灸辅助治疗肺结核,值得我们临床重视。本项研究由于治疗周期较长,患者依存性有差异,实验室检查费用较高,患者承受能力较重,对肺结核合并其他全身疾病治疗效果不明确,今后通过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观察是否有治疗价值,通过临床运用,分析数据可考虑应用于难治性耐多药结核的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U3]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 24:70-74

[2] 唐照亮, 宋小鸽, 夏晓红,等.热证可灸与贵灸的机制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 ,(1)29-32.

[2] 周楣声. 灸绳[M]. 青岛: 青岛出版社, 1998: 197-206.

[3] 马泽云,曹毅.艾灸提高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04,(3) 30:133―135.

[4]赵粹英,陈汉平,严华,等.隔蒜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6,16(3):1-3.

[5]毕爱华.医学免疫[M].2版.武汉医学院,1983:71.

[6]邵长荣,戚志成,马济人.等.养阴法治疗阴虚型肺结核及其对细胞免疫的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2):19-20.

[7]吴兆利,张庆荣.肺俞穴的古今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7,34 (4):504-505。

[8]邱茂良.针灸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1-42.

[9]张传英.艾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研究概况 [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2):60-62.。

[10] Fietta P,Delsante G.Focus on human natural Killer.Riv Biol,2009,102(2):219-235

[U1]补充治疗前数据

[U2]没有治疗前的数值,怎能说明升高?

[U3]参考文献为何不改,目前数量太少,我刊规定文献数量至少10条

杨斌
杨斌 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肿瘤医院 胸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