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沉淀应用于结核性包裹性脓胸术后止血疗效研究
脓胸也称化脓性胸膜炎,是指致病菌进入胸腔引起感染炎性渗出,造成胸腔炎性或脓性积液。是感染性胸膜炎的一种严重的临床表现。脓胸根据起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脓胸着(3个月以上不愈的脓胸);按病变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包裹性、多房性等)脓胸和全脓胸;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分为化脓菌、结核菌、真菌及阿米巴脓胸。我院常见结核性包裹性脓胸,
结核性包裹性脓胸为结核菌感染侵犯胸膜后,引起组织炎性改变,脏壁两层胸膜充血、水肿,渗液、纤维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甚至脓细胞逐渐增多,积液由澄清转为混淆,进一步成为脓性,纤维蛋白沉积在脏壁两层胸膜表面,成为纤维素膜,纤维素膜质软而脆,逐渐机化韧性增强,形成胸膜粘连,使脓胸趋向局限化,即形成局限性或包裹性脓胸,脓液中的纤维素大量沉积在胸膜上,胸膜中的毛细血管及纤维母细胞向纤维素内生长,成为肉芽组织,机化成为较厚的、致密包膜,即胸膜纤维板 为机化期。广泛、坚硬的胸膜纤维板包裹肺组织,并严重限制胸廓的运动,使胸廓内陷,纵隔移位,呼吸功能严重减退,造成患者胸廓畸形,呼吸受限逐渐恶化衰竭,较大的包裹压迫周围组织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目前对于结核性包裹性脓胸采取的治疗办法是在规范抗结核治疗后,肺内病变有效控制情况下行脓胸清除术+胸膜板剥脱术,手术的目的是剥除胸膜壁层及脏层增厚的纤维层,以使肺扩张,消灭脓腔,使胸廓的呼吸运动得到改善。这样不仅能使肺功能得到最大的恢复,而且能保持胸廓的正常形态 。由于术中需要将胸膜板从肺表面及胸壁表面钝性+锐性剥脱,创面大,广泛慢性渗血为此类手术术后最大的并发症,渗血量直接关系到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循环血量,以及生命体征的平稳,有的患者不得不行二次手术开胸止血,因此有效的术后止血措施对于手术的成功、缩短患者恢复期、减少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目前术后使用的止血药物常为止血合剂,垂体后叶素,蛇毒血凝酶等,但由于创面大,剥离过程中对肺体、胸壁的损伤,止血过程中电弧对周围组织的电灼伤等,此类病人术后渗血较多,为胸外科医生所忌惮,我科总结术后各种止血措施,提出冷沉淀术侧胸腔内注射、联合全身静脉滴注应用于胸膜板剥脱术后止血,效果显著。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治疗 选择结核性包裹性脓胸患者样本82例,其中男59例,女23例,年龄22~72岁,平均58岁。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确诊,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和明显的胸廓塌陷。均经规范抗结核治疗三月以上,身体条件许可,肺内无活动性病灶,有手术适应证,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行冷沉淀术侧胸腔内注射、联合全身静脉滴注应用于胸膜板剥脱术后止血;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止血治疗(止血合剂、蛇毒血凝酶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材料:冷沉淀,冷沉淀是由全血制成,体积为25 ml±5ml/袋,其中主要含有≥80IU的因子Ⅷ、纤维蛋白原≥150mg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粘连蛋白、凝血因子ⅩⅢ等
1.3 方法:治疗组采用冷沉淀术侧胸腔内注射、联合全身静脉滴注,视止血效果疗程一般在疗程3天左右,术后第一天胸片见术侧肺基本复张,配同型冷沉淀40ml由胸引管一次性注入胸膜腔,夹闭引流管后督促患者在床上进行体位转动,左右翻身,1 h后接上胸腔闭式引流瓶继续进行引流(夹管时间视呼吸状况可适当延长及缩短),胸腔内注射冷沉淀视渗血情况可每日两到三次。联合静脉滴注冷沉淀(每10kg体重输注冷沉淀1-1.5单位,每日一次)。对照组进行常规止血治疗(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1、蛇毒血凝酶等)
2 结果 采用冷沉淀术侧胸腔内注射、联合全身静脉滴注患者术后首日渗血量在200ml左右,术后三日总渗血水量在300-500ml,对照组术后首日渗血量400ml左右,术后三日总渗血水量在600-900ml,治疗组无一例二次开胸止血,无一例输血,对照组二次开胸止血手术一例,输血12例。
3 讨论
包裹性脓胸形成后,脓液中含有大量的纤维蛋白和脓细胞,易形成粘连出现多房性脓腔,单纯引流效果不佳[1]。慢性结核性脓胸的纤维板严重的压迫和限制了肺组织的活动,导致呼吸功能减退,明确诊断后必须手术治疗[2],目前脓胸清除术+胸膜板剥脱术为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脓胸的首选方法和最佳术式,也可作为所有慢性脓胸手术的先行术式。对肺内无病变的单纯脓胸,应尽可能行全胸膜剥脱术,不但要剥脱构成脓腔的增厚纤维板,而且应充分松解肺及膈肌,使胸膜腔重建。该术式既彻底解除了纤维板对肺的束缚,又恢复了胸廓和膈肌的运动,有利于膈肌升高和纵隔移位以消灭残腔,对肺功能的改善也有重要作用[3],目前此类手术开展广泛,但术后渗血量大的并发症给胸外科医生带来不小压力,由于术中要将胸膜板组织剥离肺体及胸壁,会造成肺体本身多出损伤渗血,内胸壁手术剥离面广泛小的出血点,止血过程中电弧灼伤正常组织创面渗液渗血,胸膜板剥脱术后患者首日渗血量多在450ml左右,拔管前总渗血量一般在700ml左右,当然有更胜者,需大量输血及二次开胸止血,失血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直接影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对术后恢复有决定性作用,避免输血就避免了有可能发生的经血传染性疾病,术后出血少,恢复快,减少住院周期可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所以此类手术后止血一般采取多管齐下,缩血管药物、补充凝血因子、血浆输入等等,如此强大的止血力度下,慢性渗血止血效果不佳为胸外科医生广泛共识。
冷沉淀是由全血制成,其中主要含有≥80IU的因子Ⅷ、纤维蛋白原≥150mg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粘连蛋白、凝血因子ⅩⅢ等,能在局部直接作用使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使伤口血液加快凝固,并能加速上皮细胞生长,促进创伤面愈合,同时冷沉淀也可使胸膜产生类炎性反应,起着粘连剂的作用[4];而其中含有的血浆蛋白等物质,其粘度约为水的1.6~2.4倍,故冷沉淀的高粘度使其粘附在破裂肺体处,增加纤维蛋白对肺体裂口的覆盖,使破裂口修复[5],冷沉淀属人体生理物质,相容性良好,刺激性极小,不良反应轻微。使用冷沉淀经济,安全,方法简便,患者易接受,临床中效果肯定。患者术中术后失血,大量晶体液补充造成血液中凝血因子浓度数量下降,使用缩血管药物及大量止血药物的使用造成的肺栓塞已有报道,静脉补充冷沉淀补充凝血因子安全性更高,经我科临床采用此类止血措施后,术后首日渗血量及拔管前总渗血量明显减少,对于术后渗血患者意义明显。
综上所述,冷沉淀术侧胸腔内注射、联合全身静脉滴注是减少结核性包裹性脓胸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具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经济等优点。可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玉鹗.胸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16-117
[2] 黄常清,丁卫忠 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手术治疗,中国医药导报,2008,(11):163.
[3] WeissbergD,RefaelyY Pleuralempyema:24yearexperienceAnnThoracSurg,1996,62:10261029
[4] 翟文治,佟瑞伦.日本治疗自发性气胸近况[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2,15(2):109.
[5] 李勋光.新鲜血浆与凝血酶治疗老年顽固性自发性气胸36例报告[J].实用老年医学,2000,2:24
本文是杨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