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池诏丞 三甲
池诏丞 主任医师
吉林省肿瘤医院 腹部肿瘤外科

普通外科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专家共识

3424人已读

经腹直肌切口

– 腹膜层的缝合 :

• 间断缝合 用1-0或者2-0人工合成多股编织可吸收缝线 ,针距1.0cm,边距0.5cm。

• 连续缝合 用1-0人工合成可吸收缝线,至少打6个单结

– 腹直肌前鞘的缝合 :

• 用1-0或2-0工合成多股编织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或用1-0人工合成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直肌前鞘,但有必要用间断缝合加强

- 皮下组织的缝合

用3-0或4-0的人工合成多股编织可吸收缝线做间断缝合

临床研究发现,皮下组织也可以不缝合,切口愈合后更美观,皮下组织并发症少。

- 皮肤的缝合

– 可用间断缝合、皮肤钉合器钉合和皮内缝合的方法

腹正中切口

• 腹膜层的缝合 同经腹直肌切口

• 白线的缝合

– 1-0人工合成多股编织可吸收缝线做单纯间断缝合

• 新的进展是将腹膜和白线作为一个层次缝合,称筋膜单层缝合,

– 用1-0圈套线连续缝合,要打6个以上单结,剪线时留下线结残端不少于0.5cm.

肋缘下斜切口

• 腹膜层的缝合同经腹直肌切口

• 肌肉及筋膜的缝合

– 用1-0或2-0人工合成多股编织可吸收线连续或间断缝合 ,边距应适当加大,至少为1cm

• 皮下组织及皮肤的缝合同经腹直肌切口

麦氏切口

• 腹膜层

– 用3-0人工合成可吸收缝线间断或连续缝合

• 腹外斜肌腱膜的缝合同上

• 皮下组织与皮肤

– 用3-0人工合成不可吸收缝线间断或连续缝合皮肤

减张缝合

进针边距3~4cm

胃肠吻合专家共识

• 手工缝合材料

– 胃肠吻合的理想缝线应该具备如下特征:无致敏性、无致癌性、张力足够、易于成结,且表面不利于细菌附着,在体内吸收时仅引起轻微组织反应

– 可吸收缝线 在体内经水解吸收,组织反应轻,无异存留。目前胃肠吻合最常用的型号为3-0或4-0,可用于胃肠道全层缝合及浆肌层缝合

• 丝线 是由蚕丝编织制成的不可吸收缝线,其在体内的组织反应、缝线相关感染等仍然高于可吸收缝线。目前可将3-0或1号丝线用于胃肠道浆肌层的缝合。

• 在消化道重建方面,由于丝线吻合的异物肉芽肿发生率、线结残留率及吻合水肿、溃疡、出血发生率等均显著高于可吸收线,推荐使用可吸收缝线

手工吻合

• 单纯吻合法

–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缝合方法是用可吸收线通过一层连续缝合将浆肌层的黏膜下层进行缝合

• 具体方法是用两根3-0或4-0可吸收线在肠管系膜缘和对系膜缘分别各缝一针牵引线,打结后线尾保留,这样既方便操作又可保证针距分布均匀。从对系膜缘开始,连续缝合肠壁浆肌层和粘膜下层,不缝黏膜,多余黏膜应予修剪,避免黏膜外翻。缝至系膜缘时与另一牵引线的线尾打结,再将小肠翻至另一侧,同样进行连续缝合,最后连续缝合关闭系膜孔

• 双层吻合法 Albert-Lembert吻合术

– 用两针3-0丝线分别于吻合口两端缝合残胃及空肠的浆肌层以固定两角,切开残胃后壁及空肠侧壁,使用3-0可吸收缝线行残胃与空肠吻合口后壁浆肌层缝合,接着仍用以上缝线连续锁边全层缝合吻合口后壁,至前壁时改为全层连续内翻缝合,吻合口上下两角半荷包加固后,再用相同的缝线完成前壁浆肌层间断内翻缝合。

池诏丞
池诏丞 主任医师
吉林省肿瘤医院 腹部肿瘤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