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体,染色体微阵列与基因
在门诊上,经常有家属尤其是智力障碍儿童的家长问:做完染色体检查是不是就可以排除基因的问题了?为了严谨起见,我经常啰啰嗦嗦解释一堆,其实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听明白了。
一般的染色体检查指的是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的是G显带技术,一般情况下可以发现1Mb以上的异常,哦,1Mb=1000kb。平时大家所熟知的21三体即糖宝宝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但需要一提的是,染色体核型分析也与检验人员看的技术有关,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偶尔情况下,也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检查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当然对于21三体,18三体,13三体这些经典的异常,出现错误的概率并不大。
染色体微阵列检查的依然是染色体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检查的实质是拷贝数变异,即CNV,所以,对于平衡移位,微缺失微重复等这种情况微阵列是可能漏检的。微阵列比之染色体,其检查的精度要小的多,一般情况下,几十kb的异常即可以检测出来。
那么,是否可以跳过染色体核型分析直接做微阵列?一般情况下不可以。就好比你肉眼可以看到的路面大范围缺陷,用高精尖的显微镜未必可以看的出来。
至于基因,呈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是一串可以翻译成具有特定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嗯,染色体由基因组成。
这几个检测,一般染色体是第一步,其次微阵列,然后基因,基因又分为医学外显与全外显子。全外显子临床意义不大。一般不建议测,测医学外显子即可。即便医学外显子,做家系验证的话,也要七八千了。当然,如果有高度怀疑的特定基因病,直接查特定基因会便宜很多,比如:耳聋基因,肌病基因包,更精确的如dmd。
这几种检测,一般要依据临床检测,辅检以及检测目的确定检测到哪一步。但一般,现做个染色体核型分析。
本文系本人原创,版权个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袁俊英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袁俊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