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谨防低血压
一、且看血压变化
许多病友抱怨自己的血压总是波动,要不就是血压不稳,还有人盯着血压服药,高了吃药,不高就不吃了,结果是血压上蹿下跳,就像过山车一样,弄得这心情也是七上八下的,困苦不堪。到了夏季,细心的老先生、老太太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血压低下来了,原来高的没控制好的现在血压正合适了,原来合适的现在变低血压了;也有些粗心、犯懒的人在家不怎么量血压,进入夏季时不时感到头晕、虚汗,没有力气,甚至要摔倒了,一量血压,乖乖,血压怎么这么低啊,才100/70mmHg啊,怪不得这么不舒服。
无论正常人还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都是变化中的,时时刻刻,日日年年,也就是从瞬时、短期的血压波动,到随季节、年龄的血压变化。老年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焦虑症,使用降压药物不当等,患者更容易出现血压波动。无论自身因素还是外界环境变化,血压都可能随之发生改变。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大早就开始忙活了,血压随之升高,夜间休息了,血压也就不用那么高了,后半夜睡得正酣,血压也是最低时刻。
二、血压怎么高起来了
这行军打仗、爬山跑步、焦虑生气睡不着,哪一样都会让血压往上蹿啊。近年越来越多地发现很多睡觉打呼噜的人实际上存在睡眠呼吸暂停,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疾病,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和难以控制。得了病或者受了伤,甚至让你的精神、情绪受到影响,血压立马就会高起来,例如疼痛刺激、憋尿、哮喘发作、脑缺血发作、颅内压增高等。见一个病友第一次量血压高,开始紧张起来,再量更高,更紧张了,第三次量血压一下子飙升到收缩压200mmHg。心里想起个什么事儿来,任何心理波动甚至小小的涟漪,都会反映到血压上来。有些药物也会升高血压,如治疗感冒和哮喘的药物,违禁毒品,治疗风湿免疫病或者关节炎的药物,化疗药物,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等。食物过咸或者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如酪胺也会促使血压升高,尤其当服用某些精神类药品时。
三、血压怎么又低了
有些疾病或者临床情况也会导致血压下降,如进食水减少、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等导致营养不良和脱水,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严重疾病或者疾病终末期如重症胰腺炎,慢性心衰,恶性肿瘤晚期,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等。有些治疗前列腺肥大的药物实际上也是降压药物,尤其与其他降压药物同时服用的时候,有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所有利尿药物同时也是降压药,心衰、水肿患者服用时应该遵医嘱。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可能导致低血压,服用不当甚至可以发生体位性晕厥。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等)不可以同时使用西地那非等增强勃起功能的药物,两者合用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有些人饮酒后近期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低血压,但长期大量饮酒会促使血压升高。有些人血压低也是认识问题,一些病友认为血压还是尽量低些好,其实多数情况下老年人只要收缩压不高于150mmHg,年轻人不高于140/90mmHg就可以了。笔者认为,用降压药物之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应尽量不低于130mmHg,年轻人不低于120/75mmHg,再低了没有必要,也不会带来更多益处,甚至有害。
四、血压的调节和调节失灵
正常人生理性血压波动存在完善的调节机制,包括自主神经调节和内分泌体液调节,既能满足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包括在应激的情况下的生理需求,甚至在病理情况下也不至于出现器官血流减少、灌注不足和缺血情况,同时又能避免持续的血压升高和由此带来的心脑肾、大小血管损害和眼底病变。当因为急性创伤、失血等原因血压下降时,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系统激活,心脏加紧用力工作,单位时间内泵出更多的血液,同时外周不太重要器官的血管收缩,以增加血管阻力和维持、增高血压,并且保证重要脏器如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当血压过度升高时,人体主动脉内的压力感受器将信息传至大脑,大脑整合信息后,通过传出神经发出指令,让心脏减少活动和血管扩张,以便降低血压,这就是减压反射。老年人的血压调节不如年轻人敏感,表现为血压波动大和容易出现低血压,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对于高血压的耐受性好,而对于较低的血压难受性很差,容易出现器官灌注不足和缺血表现,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如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和肾功能不全等。许多认知障碍和失能老人,尤其在缺乏看护的情况下,容易吃错药,或者因就医不及时和进食水跟不上,更容易造成低血压和导致严重后果。有些疾病损害了患者的神经调节机制,如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帕金森氏病、多发系统萎缩等,这些患者经常出现严重低血压或者因为低血压导致严重后果。
五、血压也苦夏啊
前面提到许多朋友夏季血压低下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夏季温度升高,体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减小,血压相应下降;更主要的是夏季多汗,包括体表水分蒸发增多,盐的丧失也同时增加,这就相当于已经吃了一片利尿药降压药,血液容量降低和血管紧张度下降,血压也随之降低。由此说来,很多血压控制良好的病友到了夏季就需要调整用药,不要让血压过低和导致不良后果。
六、家庭自测血压发现低血压
有的高血压患者甚至没有血压计,有的也不知道好不好用长期闲置,有的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有的患者干脆偶尔想起来量量,看病取药时再量;还有的认为电子血压计不准确,认为医生测量才是最准确的,甚至有的觉着我量血压还要医生干嘛,医生就得给我量血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误区也是造成很多患者夏季发生低血压和不能及时发现的主要原因。
其实,电子血压计精确度越来越高,同时更便携,使用简便和易于掌握,新的国际指南甚至认为比水银柱血压计还要准确;水银柱血压计的使用需要非常专业的技能,难以掌握,不熟练或者听力有问题反而测不准。很多病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家里测血压不高甚至还低,到了医院血压总是比家里的高,有的病友因此怀疑自己测得不准确,但实际上家里和诊室环境不同,状态不同,血压自然不一样,多数情况下诊室血压都要高于家庭自测血压,这种情况也称为白大衣高血压或者白大衣现象。如果你在家不测血压,医生只能根据你诊室血压调整药物,这样血压非低不可,低了也不知道低,这岂不可怕。研究表明,家庭或者生活状态的血压是最重要的,和你预后的关系也是最大的,医生调整药物主要基于家庭自测血压的结果,诊室血压对于长期用药患者价值非常有限或者仅供参考。
七、高血压如何安然度夏
那么夏季如何调整降压药物使用呢?关键还是要看血压,夏季应适当增加血压测量的次数,尤其血压波动大或者有不适症状的时候。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必须在家里自测血压,及时发现,及早就诊处置。
一般来讲,夏季血压控制正常的患者剂量就不要变了,变了就不合适了,只有血压偏低的患者才需要减量,血压仍然高的说不定还要加量呢。减药也是有学问的,如原来吃多种药物可以减一种,原来一种药物吃两片的可以改为1片半或者1片,原来1片的可以改为半片。原来使用复方制剂的,如果含有利尿剂,可以改为不含利尿剂的单方制剂;如果原来吃一粒胶囊或者一片控释片或者缓释片降压药物,可以改成任何适合的非胶囊、非缓释或者控释的平片药物,这样能够掰开吃半片。尤其服用多片降压药物的患者,千万不要一下子都停了,尤其倍他阻滞剂,否则容易导致严重的高血压和血压大幅度波动。
本来血压控制好好的,有些高血压患者突然遇到点儿什么事儿,如生气、睡不好觉、过劳吵闹,或者尿路感染了甚至感冒了,都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很高,这时不要着急加用降压药物,应该首先找出原因,尽量去除诱发因素,如睡眠不好导致的,睡个好觉问题就解决了,实在不行就吃片安定。这种一过性或者应激性的血压升高,如果真的吃了降压药了,如果再加上吃不好喝不好的,等你不生气了、睡好觉了、不憋尿了或者疼痛缓解了,血压岂不又低了!当然,如果太高了还是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酌情处理。
任何降压药物的使用和增减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键是在家要自测血压,以便及早发现血压波动并及早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监测和调整药物。
本文是许俊堂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