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不容易怀上二胎,为什么还会胚胎停育?
全面放开二胎,很多夫妇积极备孕,一大部分现在都心想事成,完成了生育二胎的心愿,正在享受着一家四口的快乐,忙碌的生活,但总有一部分夫妇还在努力备孕的路上,尤其是70后的夫妇,经过千辛万苦的求医问诊,好不容易怀上二胎,却在监测的过程中发现胚胎停育,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件。
所以我在门诊拿到一张诊断为胚胎停育的报告单,经常会小心翼翼地又无奈地告诉我的患者,同时又特别地注意孕妇的心理状态及承受能力。很遗憾的是,很多高龄女性都不能接受这一现实,有些会不停地诉说,她还有妊娠反应,没有身体任何不适,有些会不相信医院的B超诊断,会辗转到各家医院复查B超,有些还会去打听其他的同事,闺蜜,远房亲戚,听从说谁谁谁是诊断无胎心后又有胎心,所以固执地等待一周,一个月,两个月不来医院,期望胚胎能健康发育成长,还有一些女性更加脆弱,有时会突然晕厥在诊室里,这时作为医生能做的只能是人文关怀,正如Dr.Trudeau所说的: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
那么,胚胎停育是怎么一回事?我能预防下次不再出现吗?是不是我这次怀孕没有注意休息及饮食造成的,如果医生积极替我保胎,我就不会发生胚胎停育。这些问题每天都被患者问到,要解决这些疑问,请耐心看下文。
一、正常妊娠的诊断标准
1、受精后第10天左右抽母体血液就可检测到HCG,确是否怀孕。
2、B超:孕4-5周可测到妊娠囊(GS)
3、孕5-6周B超妊娠囊直径如>10mm可测到卵黄囊,且可测出胎心搏动。
①孕5-6周B超测量妊娠囊>10mm,应可看到卵黄囊。
②如妊娠囊>18mm,可以看到胚胎和胎心搏动。
关键词:妊娠囊(孕囊)→卵黄囊→胚芽→胚胎,是受精囊发育的过程,是在超声的医学术语。先有妊娠囊,后出现卵黄囊,再发育出胚芽,然后形成胚胎。
二、胚胎停育的诊断
胚胎发育到一个阶段发生死亡而停止继续发育的现象称为“胚胎停育”。
可分为:
1、空孕囊
是指受精卵着床后发育异常,尚未形成胚胎就停止发育。
B超:宫腔内只有孕囊而无胚芽组织的异常妊娠。
有时B超会描述只见液性暗区,内未见卵黄囊或胚芽。
2、有胚芽无胎心
B超示妊娠囊内可见胚芽,但无胎心搏动。
3、有胎心后停育
是指B超在动态监测妊娠囊,可以先有胎芽胎心搏动,待一段时间B超又未监测到胎心搏动,只见枯萎的妊娠囊。
超声诊断
经阴道超声
1、胚胎长度≤5mm,无心管搏动,7-10天后复查仍无心管搏动。
2、胚胎长度>5mm,无心管搏动或妊娠囊平均内径>20mm,无卵黄囊及胚胎。
3、妊娠囊平均内径≤20mm,无卵黄囊及胚胎,1-2周后复查仍无卵黄囊及胚胎。
可见胚胎停育是B超医生的描述术语,因为通过B超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正常胚胎的胎心搏动和胚胎停育中的无胎心搏动,因为通俗易懂,被患者及医生广泛接受。
而实际上妇产科的医学诊断为:稽留流产。稽留流产是指胚胎停育在子宫腔内,未被子宫排出体外,一般无阴道流血或阴道少许流血,是临床医生结合B超,血β-HCG值的变化,孕酮值及妇科检查综合判断而给予的临床诊断。
所以,胚胎停育和稽留流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俩有相似处,是一种疾病发展的两个过程。
妇科除了稽留流产之外还有:
1、先兆流产:胚胎发育良好,有少量阴道流血及轻微腹痛的表现,可以保胎。
2、不全流产:胚胎一部分已排出体外,还有胚胎附属物未排出。
3、难免流产:是指宫口已开,孕囊或胚胎已在宫口,即将要排出体外。
4、完全流产:是指胚胎及附属物完全排出体外。
所有的流产是指妊娠28周以前的胚胎,孕12周以前的流产又称早期流产,12周到28周为晚期流产。胚胎停育一般是指孕12周以前的胚胎停止发育。
三、胚胎停育与β-HCG的关系
1、受精后第10天左右可通过抽母体血测到β-HCG值,排卵后14天β-HCG约100mIu/ml。
2、正常妊娠前6周:HCG平均36-48小时增长一倍,即平均每天增长40%,即孕37天血β-HCG是孕30天的10倍。
3、妊娠6周后,HCG可达6000-10000mIu/ml,以后HCG上升速度开始减慢。
4、妊娠8-10周β-HCG达到高峰,约为10万-20万mIu/ml,持续10天后迅速下降。
5、妊娠20周下降到最低值持续至分娩。
6、产后2周左右降至正常水平。
所以临床上早期根据β-HCG的增长值来了解胚胎发育的情况。
①如β-HCG不增长或增长速度缓慢或下降,往往提示胚胎结局不好。
②孕8-10周之后不再监测血β-HCG,因此时正常的胚胎,β-HCG也不会持续上升,之后反而会下降。
四、胚胎停育与孕酮的关系
排卵后卵巢内残余的卵泡壁内陷,迅速形成黄体,分泌大量的孕激素与雌激素,维持早期的妊娠。此时,孕酮主要来源于卵巢分泌。
受精后6天左右,即正常月经周期第20天左右,受精卵分泌HCG,HCG具有LH样作用,替代垂体LH的作用,继续维持卵巢的黄体功能,使其变为妊娠黄体,继续分泌孕酮及雌激素。这也是母体和胎儿在妊娠期激素合成过程中的最早合作。但在妊娠8周以后,主要来源于胎盘,此时胎盘的孕激素合成功能已经完全取代了卵巢黄体的功能,如果此时摘除黄体或卵巢,也不会影响妊娠过程。所以说:孕酮值的高低是胚胎发育的结局,而不是胚胎发育的原因。
当孕酮>25ng/ml时,提示比较良好的宫内孕。
当孕酮<5ng/ml,提示妊娠结局不良。
孕酮介于5-25ng/ml之间,并不等于先兆流产,而是意味着结局不明,需要等待和在合适的时间检查超声。
血清中孕酮水平波动很大,瞬时的孕酮值并不完全反应血中的孕酮总量,所以临床上不推荐反复监测孕酮来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
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于2016年7月25日发表,文中提出:鉴于目前黄体功能的判断没有准确、适当的方法,且临床上所应用的孕激素剂型和剂量存在差异,影响了药效的观察,至今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因而在具体疗效方面尚存在争议。均不建议将外周血孕激素水平检测作为常规评估指标,孕8-10周前可选择动态监测血β-HCG水平,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
五、为什么会发生胚胎停育?
绝大多数情况下,50-60%以上的胚胎停育是因为胚胎本身质量不好,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胚胎无法再发育下去,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表现为胚胎死亡,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胚胎的染色体检查可以发现染色体的异常。但有些基因方面的缺陷目前科学上还不能完全检测出。大部分高龄妇女出现胚胎停育都是这种情况。所以,出现胚胎停育时,当时心里痛苦、难受,回过头再想想,这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当然也要考虑,是否还合并其他内分泌因素,比如,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高催乳素血症等,还有感染因素,子宫异常,免疫因素等。虽然这些因素占的比例不高,但临床上可以通过相应的检查部分发现病因而对症处理。
六、胚胎停育如何处理
确定胚胎停育后应该及时终止妊娠,因为停止发育的胚胎在体内存在的时间太长,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感染,组织机化在宫腔不易清除干净等问题,建议行清宫术,在药流的基础上再行清宫术。
七、胚胎停育术后的注意事项
1、如果发生一次胚胎停育,且导致胚胎停育的原因错综复杂,建议可不做任何特殊检查。
2、避孕3-6月后再尝试再次受孕。
3、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胚胎停育建议做相关的检查。
4、高龄妇女出现一次胚胎停育时,在给自身做相关的卵巢功能检查的同时,也建议男方进行精液检查,因为如女性年龄>35岁,卵子老化,易发生染色体不分离。导致染色体异常,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出现精子质量下降,精液异常,如大头畸形的精子多为二倍体,受精后形成多倍体胚胎导致流产,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饮酒也会导致精子及卵子质量下降,胚胎停育的发生率上升。所以,预防因为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胚胎停育关键是调理夫妻双方身体,择优而孕,并远离不良环境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文是邵军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