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莎 三甲
刘莎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精神卫生科

欢乐颂里看精神疾病遗传性-转自sch通讯

5037人已读
1495943152.png

家族遗传性的精神病?心疼《欢乐颂2》安迪和小包总虐心的对白

2017-05-28 SCH通讯

小编按:

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2》刷屏了,热点话题不断,更被安迪和小包总的花式虐狗给中伤了!可是婚姻,如何面对有家族遗传性的精神病?

本文将从专业的角度,带您全面了解精神病,发病和遗传概率、如何预防以及与病人相处的技巧。

《欢乐颂2》剧照

精神病主要是一种因精神思维混乱而导致的一种神经性疾病,在发作时,或兴奋激动,不能自制;或恐惧焦虑,情感淡漠。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女主角安迪虽然是高学历的海归,但是她对待情感方面却是淡漠,不喜欢和人接触。精神病有许多类型,大量的调查和实验研究表明,大部分精神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其中有一些精神病经调查研究确定为遗传性疾病,而且遗传方式也十分明确,如家族性黑朦性痴呆、苯丙酮尿症、亨廷顿舞蹈病、先天愚型、肝豆状核变性、精神分裂症等。而另一些精神病的发病有遗传因素起作用,但目前还不能肯定遗传因素起多大作用和确切的遗传方式,如癔病等。 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和癫痫性精神障碍等都和遗传有关。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也是危害人类精神健康最大的疾病———精神分裂症,其遗传率为80%,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症的形成中,遗传因素起了很大作用,而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则相对较小。 精神病的发病原因迄今还不清楚,广州地区的调查和国内资料都表明,遗传因素对精神病的发病有重要作用。

发病概率

欢乐颂中,安迪的亲生母亲和外婆都有家族遗传症,因此安迪极有可能患上精神病。安迪认为自己的发病率是46.3%,真的是这样吗?从电视剧中透露的各种信息来看,安迪的患病率肯定低于46%,但应该高于10%,“介于两者之间”。

发病率年龄越早预后越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在10%左右,一级亲属是指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二级亲属患病率大约为4%,包括叔、伯、姑、舅、外祖父母及半同胞。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父亲或母亲单方患有精神病,孩子精神病发病率为46%。从安迪的情况来看,只有两种情况她的发病率会达到46.3%?

一种情况是她的同卵双胞胎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她的患病率为48%;在双生子调查中发现,同性双卵双生子的发病率高于异性双卵双生子;单卵双生子又显著高于双卵双生子。寄养子女调查也支持遗传因素的理论,但却都不排除环境因素在精神病中的作用。

二是她的父母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她的患者率为46%。安迪家族中,母亲、外母亲和同母异父的弟弟都患有精神病,这些因素是不是可以叠加得出46.3%的概率? 一般地讲,亲属中有精神病患者,其子女就是易患病素质,但这并不是说所有子女都一定会患病。遗传机会到底有多大。 遗传学家们认为,严重的遗传性精神病患者,其后代患病危险率若大于百分之十的话,通常是要提倡节育的。

介于两者之间,综上两种可能性。剧中安迪已经31岁还没有发病。这对安迪来说是个好消息,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年龄越小,预后越差。精神分裂常在20多岁首次发病,超过30岁发病的比较少;即使发病,预后也比较好。“精神分裂症遗传因素占80%任何精神病疾病发病都会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中,内因也就是遗传因素占到80%。有些比较好的精神科疾病,比如抑郁病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只占38%,其余60%至70%则是受社会因素、生活环境等影响;但有些精神疾病比精神分裂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深,像孤独症的发病90%与遗传因素相关。

最近,一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只有5%会出现冲动肇事的情况,这其中又只有20%表现为伤害别人。精神病的遗传几率是非常大的,为了避免疾病的遗传,患者家属应及带孩子去正规精神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就诊,以免导致精神病的发作。

预防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精神病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现介绍一些精神病的早期症状,以便于大家及早发现精神异常的病人,及时到医院确诊、治疗,以防意外。

1、睡眠和记忆障碍:精神病人的失眠与神经衰弱的失眠不同,精神病人的失眠无明显原因,无痛苦体验,也从不主动就医。有的即使彻夜不眠,次日仍毫无倦意,有的甚至感到精力过人,但仔细观察可发现患者有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散漫、言语杂乱、非正常动作增多等表现。

2、性格改变:原来是热情、乐观、合群、善于交往的外向型性格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孤独,对以往很合得来的人亦不理睬、疏远。对没有特殊原因,突然发生了明显性格改变的人应引起重视。

3、情绪反常:精神病人的情绪改变往往是毫无原因的,即使小“刺激”,也会引起大“反应”。如躁狂症病人常表现终日喜气洋洋,过分热情。抑郁症病人则表现情绪低落,抑郁寡欢。还有一些病人出现情感倒错,如听到不幸的消息反而哈哈大笑,得知高兴的事却唉声叹气。

4、过分多疑:这类病人对周围人的一言一行特别敏感,如听到有人讲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甚至有人咳嗽,他也会怀疑是针对自己的。这种多疑和正常人的多疑不同,如经事实证实而否定,患者仍坚信不疑,这种病态思维被称之为妄想。

5、动作和行为异常:这是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一般比较容易识别。如具有妄想的病人往往对妄想对象突然发生攻击行为。

注意事项

家人、朋友和其他与精神疾病患者接触者,必须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

1、对于烦躁、激动状态中的患者,不应过分地去关心、询问。

2、当患者向你发怒时,不可与之发生正面冲突。

3、不应嘲笑、歧视患者。

4、对于症状相对稳定的患者,要督促其服药、随访,并留意其复发的预兆。

5、发现有精神症状复发倾向时,应及时送其治疗,必要时可在多人协助下强制其住院。

6、与有过暴力史而又正处于发病期的患者接触时,最好不要处在患者可以正面攻击的位置,且最好有旁人在场,必要时可提供帮助。

7、患者的合理要求应尽量予以满足,如果实在无法办到,可用温和的语气与其商量,并做出解释。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刘莎
刘莎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精神卫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