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莎 三甲
刘莎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精神卫生科

盘点当下困扰老年人的常见心理问题top3!

4011人已读

新社会下快节奏的生活和科技的发展,对这一代老年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进入老年期后,随着生理上的衰老,心理问题也渐渐显现。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呢?


1. 离退休综合征

1592843224.png

所谓离退休综合症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如何判断?如何预防?

那些年轻时工作繁忙、事业心强、缺乏广泛爱好、人际交往不良的老年人,要格外警惕这种疾病的发生。

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做事频繁且犹豫不决,整天不知干什么好,经常做错事,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当听到他人议论工作时常会烦躁不安,猜疑其有意刺激自己,此外还会伴有失眠、多梦、心悸、全身不适等症状。

对此,老年人应做到:

(1) 调整心态,顺应客观规律

(2) 发挥余热,用一技之长继续为社会作贡献

(3) “活到老,学到老”,跟上时代的步伐

(4) 积极社交,增加生活情趣

(5) 生活自律,保健身体

(6) 必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2. 空巢综合征

1592843225.png

空巢家庭其一指单身家庭中的老人,其二指老夫妇二人家庭。这两类家庭的老人无子女或与子女分居。空巢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生活在“空巢”环境下,由于人际关系疏远而产生被分离、舍弃的感觉,常出现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


如何判断?如何预防?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也就日益增加,主要表现在情感、认知和躯体这三方面。

情感:表现为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和无所事事等。

认知:常常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或认为自己拖累儿女,或认为儿女只顾自己玩乐,对自己的关心不够,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躯体化症状:因这些不良情绪而导致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和疾病,如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头痛、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消化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

所以,为避免“空巢”出现的情感危机,老年人应该:

(1) 未雨绸缪,正视空巢

(2) 参与文娱活动,找回年轻时的感觉

(3) 对症下药,心病还需心药医


3. 高楼住宅综合征

1592843226.png

高楼住宅综合征指长期居住于高层闭合式住宅里,与外界很少接触,也很少到户外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异常反应,多发生于离退休的老年人。在冬春季,由于老年入的活动量少,免疫能力下降,尤其多见。今年疫情影响下,此类心理问题更加凸显。


如何判断?如何预防?

此疾病更常发生于性格内向、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主要表现为,体质虚弱,四肢无力,面色苍白,不易适应气候变化,不爱活动,性情孤僻、急躁、难以与人相处等。它是导致老年肥胖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的常见原因,此“病”出现后极易产生老人与子女之间关系的紧张。

对此的应对方式可以是,加强体育锻炼和活动量,每天应下楼到户外活动一二次。此外,要增加人际交往,平时,左邻右舍应经常走走,串串门,聊聊天,增进友谊。节假日里,老人尽可能一起与儿孙们到附近的公园去玩玩,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以便增加一定的活动量。

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往往比身体疾病更难治愈,所以当老年人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重视,如果长时间不见好转且逐渐加重,则建议去正规医院的精神科及时就诊,防止症状迁延,影响正常生活。

最后,我们应当指出,无论是作为子女,还是亲友,对他们都应给予足够的理解、体谅和必要的支持,让他们的晚年生活依然精彩。


刘莎
刘莎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精神卫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