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敬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抑郁症为何又叫郁证、忧郁、百合病、灯笼病、梅核气?

发表者:黄世敬 人已读

中医认为,抑郁症的辨证以虚证为主,以心肾三脏亏虚为主,兼有肝郁症状,其中又以肾虚最为常见,其症状在多种中医病名的证候群中出现

1.郁病,亦有称为郁证的郁病泛指任何人体机能的闭塞郁滞引起的疾病,包括脏器郁病气郁客气郁情志郁药郁,其中的情志郁与抑郁症有诸多相似之处情志郁最早见于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黄帝内经》,说道: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等,将其作为郁病的病因之一,原因就是忧愁等不良情绪引起当代中医,认识到抑郁症主要由于气血郁滞,故治疗郁病通常以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等药物为主,辅以精神调摄行为引导针灸按摩

2.忧郁,因元气亏虚引起情志忧郁。如受后世尊为“药王”的明代医家张景岳就提出,自古言郁者,但知解郁顺气,通作实邪论治,不无失矣兹予辨其三证,庶可无误盖一曰怒郁,二曰思郁,三曰忧郁。”其中的怒郁思郁为实证,而忧郁为虚证,因而将忧郁从郁证中分离出来,强调因肝肾气血亏虚而引起情志疾病

3.百合病。“医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记载百合病的症状为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食,或有不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这一证候群可用百合治疗而得名。认为百合病的重要病因是平素多思不断,情志不遂,或偶然因为惊疑,突然遭受景遇变故等引发百合病与西医学抑郁症的病因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

4.灯笼病:见于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上·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血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三两付血活热退。”因瘀血内停所致里热外凉之症状,因与灯笼的里热外凉相似,故名灯笼病,用血府逐瘀汤治之。灯笼病类似于抑郁症瘀血内阻所致者。

5. 梅核气,指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因症状象“梅核”咔于咽喉而无实物只有气聚,故名。临床以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现代医学称为咽异感症,又常被诊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与情志波动密切相关,因此,梅核气常常也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梅核气如何治疗呢?早在2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内经》提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说明气机不畅是抑郁症病机的基本核心。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将之称为梅核气,并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重要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抑郁症、脑白质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及颅内肿瘤术后等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医生脑病研究团队长期招募脑白质病患者、抑郁症患者、焦虑症患者进行系列临床观察,先后研发出开心解郁丸、黄精健脑方等临床有效方药,获得了患者好评。详情请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周一上午8号楼二层老年病科260诊室、周一下午5号楼楼十一层特需20诊室,或周四下午5号楼十二层国际医疗部5诊室)就诊咨询。

招募广泛性焦虑患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承担的临床研究课题“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丹琥宁神方对焦虑症脑功能失调向结构改变的阻断研究”(课题编号:CI2021A01313)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已启动,该课题是应用广安门医院中 药研发中心黄世敬主任的临床经验方丹琥宁神方治疗广泛性焦虑的随机对照优化治疗方案。

本课题拟招募广泛性焦虑患者100例。

?【参与研究的患者需满足的条件】

? ? 1.?符合广泛性焦虑症的西医诊断标准;

? ? 2.?符合阴虚内热型的中医诊断

? ? 3.年龄在?18-79?周岁;

? ? 4.自愿加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好配合随访

【对筛选成功的患者,我们将提供】

? ? ? 1.?研究医师的专业咨询、定期随访;

? ? ? 2.?免费的丹琥宁神方或新型抗焦虑药物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6周 ;

【招募时间】2022年4月-2024年9月

【联系人】于医生 18810722656

金医生 18890017407

【咨询时间】周一到周日 上午8点-下午8点

【就诊地址】广安门医院(西城区北线阁街5号)

? ? ? 周一上午 新门诊楼(8号楼)2层260诊室

? ? ? 周一下午 5号楼 11层20诊室

? ? ? 周四下午 5号楼 12层05诊室?

? ? ?如您符合条件并有意参加,可电话、微信咨询,也可在以下就 诊时间到广安门医院老年科了解研究详情。


本文是黄世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