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菊芬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精细精液检测方法--严重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病人的福音

发表者:郑菊芬 人已读

小张这几个月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婚后爱人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虽然小张觉得自己健壮如牛肯定没问题,但经不住爱人的软硬兼施最终还是去医院做了检查,报告出来后小张大吃一惊,不但爱人的卵巢功能有问题,自己的精液检查报告只有几条死精子。于是马上双管齐下,爱人找妇科医生就诊,自己找男科医生治疗,用了2个月的药物后复查精液居然连原来的几条死精子也不见了。后来到当地一家著名生殖中心就诊,主治医生给他做了睾丸穿刺仍然没有见到精子,最后遗憾地告诉小张只能做供精(使用精子库的精子)人工授精才能拥有一个自己“名义下”的小孩。沮丧到极点的小张因机缘巧合找到来我门诊,一查精液就看到不少活力和形态都相当不错的精子,足够用来做二代试管ICSI治疗,用二个月药物后结果更好,最好一次精液中有近百万的活动精子。但是没来得及高兴太久的小张又经受了打击,爱人因卵巢功能太差取不到卵子无法做试管,象她这种情况以后只能做供卵,但我院目前暂时没有供卵来源,不想等待的小张准备到外院接受供卵,但又担心精子问题。如果没有专业医师跟踪随访,试管婴儿当天确实要冒没有精子的风险。

看到这里,大家最疑惑的应该是这二个问题:1、为什么我这里能轻易找的精子在其他医院找不到?2、既然现在的精子有近百万,为什么试管当天还会有找不到精子的风险?

回答第一个问题就要从二代试管技术和精液检测方法说起:男科或生殖中心常规精液检查是利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仪(又名CASA)进行检查,它是一种快速、简单的对精液中精子浓度、运动速度及方式等方面分析的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男性不育症的检测。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明了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俗称二代试管)技术,一个卵子只需要注射一条活动精子就能形成一个胚胎,试管婴儿胚胎实验室技术人员只要根据获取的卵子数找到几条或几十条活动精子就能完成ICSI操作,男人就能拥有自己真正的孩子。但CASA诊断系统的最小单位为每毫升百万条精子(1 X 106/ml),当精液中精子浓度小于这个临界值时,计算机无法准确计数,而这种显微镜倍数太低又不适合人工肉眼计数,所以这类病人很容易被误判为无精子症,这也是有精子的小张最后被诊断为无精子症的原因,显然这种诊断系统已无法满足无精子症和严重少弱精子症等严重男性不育症病人的诊治需要。

作为少数兼做胚胎实验室技术的生殖男科临床医师,自然深知常规精液检测的局限性,为了有效弥补上述缺陷,十多年前我们创新了一种精细精液检测的方法,以“高倍”和“条”为单位,专门应用于严重男性不育症病人。在常规精液分析无法检查到正常形态活动精子时,利用与做二代试管ICSI操作同等配置的倒置高倍显微镜,在这种显微镜下进行人工计数精子的数量、活力和畸形率,将1 X 106/ml以下的精子再细分A-E 5个级别,以每个镜见高倍为单位,最差级别的精子需要将精液离心后按“条”计数所有精液标本。象小张这种在常规精液检测中曾经找到过精子的病人往往属于较好的A/B组,用精细精液检测方法很容易发现有活动精子的存在。这种精细精液检测方法是目前发表论文中精液计数的最小单位,大大提高了精液分析的灵敏度,最大程度降低了供精的可能性,为无精子症和严重少弱畸形精子症等严重男性不育症病人带来福音!

对于大家疑惑的第二个问题,即有精子的病人为什么做试管当天还会有找不到精子的风险?最近国外文献有类似报道,文章统计浓度在每毫升十万条(1 X 105/ml)以下的精子在ICSI当天有52%的概率会找不到精子,在了解了精细精液方法后,这个问题就容易解答。目前男性不育症病因不明也没有特效药,临床医生采用的大多是经验治疗,所谓“经验治疗”就是使用药物后检测精液,根据精液质量调整用药方案,过少的精子如果不采用精细精液检测方法,使用药物后精液的变化用常规精液检测方法无法体现,处在“瞎子摸象”状态,用药后出现精子质量下降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在非严重男性不育症的治疗中也会出现,只是结果不像严重男性不育症病人要付出供精代价来得严重。目前生殖中心以卵子检测为重心(因为卵子质量决定怀孕成功率),进试管婴儿周期过程约为2-3个月,这个过程大多男性病人大多处在盲目状态的跟踪甚至缺少固定医生的跟踪,加上精液本身波动性大,越差的精子对实验室技术的要求和男女科医生及医患之间的配合要求越高,稍有差池就成了名不副实的父亲了。

鉴于不孕不育有十来个科室可以就诊,不育男性得学会自己鉴别挑选对口的科室和医生,尽量少走弯路,圆你做父亲的梦!

本文系郑菊芬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郑菊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