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F与胆石症
随着临床工作的阅历增加,见到的胆囊结石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越来越年轻化,最小的16岁,18岁,这也都是我治疗过的,但是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吃早餐,都是女性。所以说早餐是很重要的。但是临床工作中,40岁以后的发生率还是高的。
有研究表明容易患胆囊炎、胆结石的人群具有“4F”特征,即肥胖(Fat)、女性(Female)、多次生育(Fertilize)、40岁(Forty)。“4F”人群患病率的确较常人更高,但不一定都会患上胆囊结石。只是发生率要高些。因为胆石症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至今都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和磷脂浓度比例失调和造成胆汁淤积的因素都能够促使胆囊结石的形成。
有资料研究说:具有第一个“F”—肥胖的人,多喜欢吃肉、蛋等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这类食物会使血液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胆汁中过高的胆固醇就容易析出、沉淀、结晶形成胆结石。
第二个“F”—女性,相对于男性运动锻炼较少,常有久坐的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会导致胆囊排空缓慢,胆汁易淤滞在胆囊内,有利于细菌繁殖,同时胆汁碱性逐渐升高,刺激黏膜,产生慢性黏膜炎症,易形成胆结石。另外,在女性雌激素的作用下,胆固醇分泌量增加,胆汁酸分泌减少,胆固醇容易饱和而沉淀形成结石;同时雌激素使胆囊收缩功能紊乱,造成胆汁排放延缓,胆汁淤积在胆囊内,也容易形成胆结石。
第三个“F”—多次生育,女性怀孕以后,体内各种代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怀孕、分娩和哺乳做准备。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明显提高,胆固醇增高就容易引起胆结石。妊娠后期,腹压增大,腹腔器官受挤压,使胆汁排出不畅,也是其易发生胆囊结石的原因。多次怀孕,上述原因反复作用于机体,就很可能出现胆结石。
第四个“F”—40岁,这个年龄开始人就逐渐走向衰老,生活习惯和身体功能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体力活动减少、身体开始发胖、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易滞留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容易患胆囊结石。4F”者患胆囊结石的概率虽较常人更高,但并不绝对。因此,他建议,如果具有“4F”特征,那么在日常生活,尤其是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以防止形成胆囊结石。
本文是侯荣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