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祝迎锋 三甲
祝迎锋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病理科

肠道息肉到底是什么?为何要切除?

6206人已读

“很多人认为肠息肉只不过是长在肠道内的一个肉粒、肉疙瘩,没什么大不了,其实不然,一些肠道息肉是大肠癌的前身”远大肛肠专家赵全生提醒,大肠癌,作为近年在全国各大城市高发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是由肠道息肉慢慢发展而来,息肉发展成大肠癌又要经过5-10年的时间。肠镜检查是医生用来检查大肠及结肠内部病变的一种诊断方式,我们如果通过肠镜发现了息肉,绝不能姑息,一定要尽快处理,有些小息肉还可很简单地在内镜下进行切除。“此外,肠道息肉越大,癌变的机会也越大。所以如发现有肠息肉,都主张在内镜下摘除,目的是预防息肉癌变”。

长了肠道息肉有症状吗?大多悄无声息

既然肠道息肉是大肠癌的前身,如果肠道长了息肉,是否有症状?赵全生指出,多数结直肠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黏液或黏液血便、便秘、腹痛及肿物自肛门脱出和贫血等;偶尔还引起肠套叠、肠梗阻等。

因肠息肉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性,如果家中有患大肠癌的直系亲属,如父母中一方患有大肠癌,则子女满40岁后就应该做一个肠镜检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息肉等癌前病变。如家中无大肠癌史的家属,肠镜检查的时间可延长至50岁之后。

切下的息肉为何要做活检?确定癌变性质

有些网友发现,切下的息肉都会要求做一个病理活检,这是为何呢?专家指出,肠道息肉分为很多种,有些息肉会发生癌变,有些息肉不会癌变,肠息肉从组织学大致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炎症息肉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缓慢,基本上不会癌变。而肿瘤性息肉又分为癌性和癌前病变,腺瘤型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又分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

内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均须作活组织检查,以了解息肉的性质、类型以及有无癌变,这样能为后期的复查提供一个依据。


祝迎锋
祝迎锋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病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