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日常生活中,宝宝经常咳嗽给宝妈带来极大的困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家长总是急于尽快止咳,一旦几天没解决问题,就想换个治疗方法再试试,其实这样反而耽误孩子的病情。咳嗽很复杂,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很多,而且健康儿童每日也会咳嗽。此外,我们要知道,咳嗽是人体的“防御”动作!控制咳嗽不能靠缓解症状的治标不治本的“咳嗽药”,而是需要治疗引起咳嗽的疾病本
身。以下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治疗咳嗽中需要了解的。
什么是儿童的慢性咳嗽?
儿童的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是主要或唯一的表现,时间大于4周、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者。
咳嗽可以导致肺炎吗?
咳嗽并不会导致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事实是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有咳嗽,难以早期诊断,后期才能明确诊断,所以人们误解咳嗽导致肺炎,其实是肺炎导致的咳嗽。
常见的气管感染后的慢性咳嗽是什么?
常说的气管感染后的慢性咳嗽多是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不是支原体肺炎)引起的湿性咳嗽(每天痰量>10ml),是年幼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常仅有咳嗽,其他方面良好,需要足够的抗生素疗程。阿莫西林联合克拉维酸可治疗2~4周,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也有效,不用阿奇霉素。停药后易反复的原因是细菌损害气管中的黏液纤毛,痰液易积聚于气道,改变体位时分泌物刺激气管黏膜引起咳嗽与咳痰。小儿咳嗽反射较弱,常在晨起有痰咳嗽或痰鸣样非连续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或黏液痰,加重期亦有夜间咳嗽。感染性咳嗽时间>8周,需要重新评估。感染治愈后对今后没有影响。
常用的诊断是:(1)反复湿性(有痰)咳嗽持续>4周;(2)早期胸片多无特征性改变,胸部高分辨CT片可见支气管壁增厚和疑似支气管扩张,但很少有肺过度充气,有别于哮喘和细支气管炎;(3)抗菌药物治疗2周以上咳嗽可明显好转;(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中性粒细胞升高和(或)细菌培养阳性;(5)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是什么?
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又不能诊断哮喘、变应性鼻炎,我们将此类咳嗽称为变应性咳嗽,也就是常说的过敏性咳嗽。
常用的诊断是:1.患者常常对油烟、灰尘、冷空气、讲话等敏感,伴有咽喉发痒。2.肺功能通气功能正常和无气道高反应,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细胞比例不高。3.过敏物质接触史、变应原皮试阳性、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增高、咳嗽敏感性增高;4.排除哮喘、变应性鼻炎咽炎或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等其它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5.抗组胺药物和(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6.刺激性干咳,多为阵发性,白天或夜间都可以,夜间多见,常咽喉发痒。
常用治疗是: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口服液)和(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吸入糖皮质激素>4周,早期可口服糖皮质激素3-5d。
慢性咳嗽都能找到病因吗?
不是。在进行了慢性咳嗽相关的检查和相关治疗后,咳嗽病因仍不能明确,症状不能缓解者可考虑咳嗽高敏综合征,就是咳嗽受体敏感性增加。尚不清楚一些患儿是如何以及为何发生此种情况;可能的原因包括炎症、上皮下咳嗽受体的剥离或咳嗽路径的疼痛样致敏作用。有可能大多数非特异性咳嗽是由于病毒性疾病或其他原因诱发的咳嗽受体敏感性增加。
治疗应以降低咳嗽敏感性为目的。有研究显示神经调节因子类药物加巴喷丁治疗有效。
心因性咳嗽是什么?
也称为抽搐性咳嗽或习惯性咳嗽。雁鸣声、刺激性高调、短促的单声干咳(抽动)、仅在白天发作、入睡后或者专注与某件事情咳嗽消失,在被关注时例如身边有大人时候发作更为频密者常提示心因性咳嗽,这种咳嗽常开始于上呼吸道感染时,并且不会消退;这种咳嗽无可识别的病理学原因,而常用的止咳药对此无效。只有其它可能的诊断排除后,并且经过干预或心理治疗后咳嗽得到改善才能考虑心因性咳嗽。但5岁以下儿童少见心因性咳嗽。
气道异物咳嗽是什么?
气道异物是任何年龄慢性咳嗽患儿均需考虑的疾病,好发于1~3岁幼儿,5岁以下儿童吸入异物的危险性增加,窒息后首次发作或者在进食或者玩耍时突然出现的慢性咳嗽均提示吸入异物可能。若咳嗽>2周并有呼吸道感染者,均应评估有无异物吸入的可能。
慢性咳嗽的其他病因?
当患儿有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生长发育落后、警惕充血性心力衰竭、囊性纤维化、长期感染、免疫缺陷。新生儿和婴幼儿要注意先天性疾病,如气管软化、开口异常、大血管畸形、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支气管扩张症等。小婴儿断断续续的咳嗽提示 可能感染沙眼衣原体。
其他少见的病因需考虑先天性畸形,如气管食管瘘、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环状血管、隔离肺、大叶性肺气肿、支气管囊肿、耳源性咳嗽、喉裂和气道血管瘤。此外,当患儿曾有胎粪性肠梗阻、腹泻、体重增长缓慢或家族史时,需警惕囊性纤维化。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什么?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典型哮喘病史特点相似,患儿常在清晨及夜间咳嗽,以夜间为主,具有时间规律性,运动后加重;咳嗽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刺激性咳嗽,多为干咳,不喘。在咳出白色泡沫黏痰后咳嗽缓解,多无明显的喘;咳嗽症状常与天气变化、呼吸道感染、冷空气、运动或接触可疑致病因素后加重,具有反复发作性及季节性的规律;咳嗽症状离开诱发环境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缓解,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但是少部分患者对单纯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反应不佳;若慢性咳嗽同时伴随过敏性疾病,家族成员有过敏史,既往有典型哮喘相似的反复咳嗽病史等则更支持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多在3岁后发生,学龄期多见。
常用的简单诊断方法是:1.慢性咳嗽,夜间刺激性咳嗽。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呼气峰流量日间变异率>1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抗哮喘治疗有效。
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口服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也可以用两者复方制剂吸入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都保)、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舒利迭)治疗2~4周应明显缓解,至少治疗8周以上。治疗1周无效需要重新评估。
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检查有必要做吗?
在慢性咳嗽病因中,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检查是评估气道炎症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是6岁以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诊断标准之一,其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检查严重程度以轻度居多,中度次之,经过抗哮喘治疗,中度气道高反应性检查常可减轻为轻度。但需注意的,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检查不是仅咳嗽变异性哮喘独有,变应性鼻炎、鼻窦炎和感染后咳嗽或者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气道高反应性,感染后咳嗽或呼吸道感染也可存在暂时性气道高反应性。
三、慢性咳嗽少见病因的鉴别诊断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什么?
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等均可引起。成人常见,儿童不常见。
常用的诊断是: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常为清晨和白天为主的咳嗽,入睡后多无咳嗽,清喉样(清音样)干咳;2.鼻咽症状如咽痒不适或咽部有异物感。清音样咳嗽也可能是习惯性咳嗽。3.除了鼻部疾病外,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还常与咽、喉、扁桃体的疾病有关。因此常伴有鼻塞、流涕、喷嚏、鼻后滴流感、咽喉黏液附着感。
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对非变应性鼻炎引起者首选第l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药,2周内见效。对变应性鼻炎则推荐鼻腔吸人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和口服第2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口服液。顺尔宁®(孟鲁司特钠)是一种口服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治疗1周无效需要重新评估。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什么?
成人常见,儿童不常见,但在3岁以下儿童应列为重点排查的病因,年龄越小发病者越需考虑,尤其是有吐奶的宝宝。对于诊断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思路,最重要的是排除诊断,经验性治疗观察治疗反应以明确诊断。治疗的目的是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防止并发症。
常用的简单诊断方法是:1.多为干咳;2.咳嗽白天出现,入睡后消失;3.进食或餐后出现,仰卧位易出现。
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饮食疗法和体位疗法,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无效。
如何从咳嗽和痰的性质考虑慢性咳嗽的原因?
痰量少、干咳常提示非感染性疾病,如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或心因性咳嗽等;痰量多,经常湿性咳嗽首先需排除感染相关的疾病。
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咳嗽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睡眠、生长发育、日常活动、学习能力;也可能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睡眠,并且可能破坏课堂环境。看护者经常会寻求抑制咳嗽的干预措施。然而,咳嗽是对气道刺激的一种生理性反应,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功能。抑制咳嗽可能会导致分泌物滞留以及可能有害的气道梗阻。 所以影响宝宝日常生活的需要治疗,否则不治疗。
目前研究显示无论是处方药还是OTC药物在治疗由普通感冒引起的儿童咳嗽中均无确证的疗效。我们推荐不给普通感冒患儿使用OTC或处方止咳药。我们建议采用摄入温热的流食(如茶、鸡汤)、蜂蜜(大于1岁的儿童)、或者硬糖(用于无误吸风险的儿童)来缓解呼吸道刺激。
1.3个月至1岁婴儿:温热果汁。例如:苹果汁与柠檬汁。每次可以给予5-30毫升,每天可以给予4次。3个月以下的宝宝不适用果汁。
2.1岁以上的婴儿:2-5ml蜂蜜,睡前一次后漱口。可以作为家用镇咳药物。蜂蜜可以减少痰液分泌与缓解咳嗽频率。如果没有蜂蜜,可以使用玉米糖浆代替。
3.4岁以下孩子咳嗽感冒,一般建议多喝水、多休息,清淡饮食。不应该急着用单纯缓解症状的药。首先推荐使用温和的物理疗法,如海盐水洗鼻,以及睡觉时抬高床头30度角避免鼻腔分泌物对咽喉部的刺激等。如果一定要选用缓解症状的药的话,可以区分下列情况对症选择单一成分的药:如孩子的咳嗽伴痰多,可以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口服或者雾化吸入的化痰药,避免不会咳痰的宝宝化痰后痰液过多呛咳;如咳嗽伴气喘,可以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使用雾化的支气管扩张剂。
4.6岁以上的儿童:咳嗽剧烈者口服镇咳药物来缓解咽喉部刺激。可以使用硬糖代替。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硬糖可有效缓解咳嗽。但是他们可用于在大于6岁儿童的受刺激的喉部产生保护层。
5.抗生素对咳嗽没有帮助,也不建议用复方感冒制剂。可待因禁止用于各种咳嗽,两岁以下不用异丙嗪止咳。我们推荐不使用镇咳药治疗普通感冒儿童的咳嗽。镇咳药无确证的疗效。祛痰药和黏液溶解剂–祛痰药(如愈创木酚甘油醚)和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来托司坦)能够分别增加黏液的产生和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从而使分泌物更容易排出。祛痰药和黏液溶解剂在儿童中均未有确证的疗效,对于不会咳嗽的婴幼儿不建议用。
6.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作为慢性鼻窦炎及慢性鼻炎的辅助治疗有效。海盐水喷鼻也有一定效果。
7.一般来说不用雾化,如果雾化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同时使用雾化制剂雾化。
8.3个月下的宝宝咳嗽、咳嗽加重或者咳嗽超过4周都需要就诊。
本文是郝鹏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